历史上佳县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人民睦邻相处,相互往来,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兼有多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和信奉多种教派的宗教色彩,也形成了以山西太原晋语为中心的地方方言,创造和丰富了祖国的历史文化。 建国前,境内土瘠民穷,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被牢牢地束缚在封建礼教和宗教迷信之中,逐步形成了“子遵父意、孙承祖风”和敦厚直爽、安分守己的习俗和风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礼教,移风易俗,一些陈规陋俗基本得到了革除。“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把固有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当作“封、资、修”的“黑货”一律横扫。1978年后,在国家逐渐富强,人民生活日渐殷实的条件下,陆续恢复了有益的民间文化活动和宗教活动,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群众自觉地认识和取缔了封建迷信活动,剔除了旧的风俗习惯,新的社会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本县的民族,主要是汉族,也有少数民族。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杂居,不断进行民族融合,春秋时期(前770一前476)境内是白翟部族活动的区域。东汉时,匈奴人陆续内迁,定居在本境。湘魏太延五年(439),鲜卑族拓跋氏统一黄河流域,提倡汉化,境内定居之鲜卑人,逐步融为汉族。北宋时与党项族杂居。南宋建炎三年(1129),女真族攻克晋宁军,居住90多年。金兴定五年(1221),蒙古族赶走女真族,境内大村都定居蒙古人,称为“鞑爷爷”,统治本地汉人。在民族融化中,本县土著居民已十无二、三,后来的多数居民,是明永乐年间,(1403---1424),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来的。清末民国年月,居注过意大越、西班牙、瑞典等国传教士,民国三十六年(1947)土地改革时全部回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普查有满族2人。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有回族1人,其余都是汉族人。1989年境内都是汉族,别无他族。 本县原有阴、童、韦、边等姓,现己消失。 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全县有14l个姓氏,其中万人以上的5姓。张姓,2289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5%;刘姓,226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2%;李姓,210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2%;高姓,1919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1%;王姓,1057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五大姓总人口9639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45%。10000人以下,1000人以上27姓:曹、马、任、贺,白,乔、郭、徐、武、魏、康、阎、冯、崔、雷,常、薛、赵、陈、杨、屈、韩、杜、秦、方、吕、石。1000人以下,100人以上41姓:郑、申、符、孙、柴、何、牛、尚、苗、姚、朱、董、庄、拓、潘、段、谢、万、袁、云、史、程、蔚、胡、蒋、于、强、余、梁、姜、钞、燕、毛、岳、钟、翟、许、田、磨、党、纪。100人以下,10人以上29姓:殷、暴、郝、樊、瞿、褚、蔡、逯、叶、班、封、穆、艾、祁、姬、芦、卢、米、折、吴、霍、郗、成、宋、贾、丁、延、幕、房。10人以下39姓:解、林、焦、黄、邢、邹、苏、尹、庞、金、龚、卜、雒、井、景、文、车、邓、毕、华、凡、祖、罗、宫、唐、侯、沈、郎、孟、甄、惠、萧、巩、娄、柳、熊、楚、范、汤。 各姓氏中,又同姓不同宗者,叫做“分户”,如关甲刘、前刘家山刘、店镇刘等。在同姓中,有“入脚户”。还有异姓同音并姓的,朱家坬乡武家峁村,原名叫“伍家峁村”,村名姓伍,后因周围村庄武姓多,就改称姓武,年长日久,两姓成了一姓,且互助通婚。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