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自秦汉以来,一直是汉族与匈奴、鲜卑、党项等少数民族互相斗争、互相融合之地。十六国时,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大夏,都城统万(原属横山,现属靖边),横山为其腹地。隋末党项族一部迁到宁夏、陕北,西夏国的奠基人李继迁即居住在横山境内,并以此为根据地逐步扩充势力。 横山人的血液里既有汉族的成分,也有少数民族的成分。其民强悍、粗犷、憨鲁、正直,能吃苦而重义气,敢于斗争,不畏豪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即是今横山武家坡李继迁寨人,是横山的土地养育的一个英雄。共产党闹革命时,曾有一首民歌唱道:“对面沟里流河水,横山下来些游击队”。横山人闹革命英勇、坚决,出了不少知名人物。 横山地薄土瘠,气候异常,十年九旱,灾害频繁,因此易跌年成。70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横山群众难以糊口,只好到延安、宁夏、山西甚至甘肃庆阳一带流浪。 [CHAAD]横山“土瘠民贫,耕牧而外,别无生计。春耕秋获,工作无分男女,牧放责诸儿童。入冬后尤以煤炭为主。风俗俭朴,糜谷为食。布为衣,室无椽瓦,凿穴以居,士绅之家,亦皆如此。”(《宪政调查报告书》)“怀俗与蒙古为邻,士风淳朴,时耕时读,民情愚憨,止务本业,不知逐末。种地食力而外,别无经营,不能盖藏以致富,不知经商以取利。居则挖土为窑,衣则羊裘,食惟羊肉,人多嗜酒,家家以糜米作麦酿之,遇客至,但以酒为敬耳。”(《怀远县志》)这是旧志等书籍对横山民情风俗之记载。新编《横山县志·风俗志》记载:“过去大理河、小理河一带的石湾、双城、魏家楼、高镇和石窑沟等乡镇比较富裕,交通方便,受米脂、绥德影响很大,文化先进,衣着文明,饮食讲究。县境北部无定河、芦河及长城沿线的艾好峁、塔湾、赴石畔、城关、韩岔、殿寺、五龙山、波罗、雷龙湾、响水、白界、南塔等乡镇,昔日土地荒漠,人烟稀少,忠厚善良,安分守已,乐善好施,迷信守旧。尤以边墙一带人民喜茶好酒,妇女劳动习惯,稍受蒙人生活影响。武镇、傅家坪、党岔、王有地民情近似榆林的镇川,信息灵通,小商小贩多,货郎担到处可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横山民情风俗也在发生变化。同时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横山人民丰富多采的风俗民情。 横山传统粮食作物主要有:高梁、糜谷、黄豆、玉米、小麦、豆类等。蔬菜以洋芋、大白菜、萝卜为主,其次有西红柿、辣椒、茄子、油菜、菠菜、芫荽等精细小菜。肉类禽蛋食品则以猪、羊肉和鸡蛋为主,牛肉、鸡、鱼次之。 民间一日两餐,农忙季节和修建房屋,雇用匠工则为三餐。日常生活主食,有稻黍饭(亦叫高梁米饭)、钱钱米饭(小米稀饭)、捞饭(小米或黄米稠饭)、黑面(杂豆面)、杂面(豌豆磨成的面粉)、蒸馍(有黑馍、黄米馍、白馍)、烙饼等。地方特色风味饮食有擀杂面、杂面抿荚、油糕、枣糕、荞面圪托、和络、麻汤饭、绿豆米汤、黄酒(米酒)等。遇有民间传统节日、生辰满月、婚丧嫁娶等红、白大事,则以“油糕、粉汤、和络、扁食(水饺)、五奎、八碗、十三花、十六件(5样、8样、13样、16样菜肴,以肉类为主)等佳肴并辅以酒宴款待贵客。 在城镇小吃摊点,多为传统风味小吃,有油饼、碗托、卤鸡、油锅(麻花)等,品种繁多,风味独特。目前,多数民间饮食和地方风味小吃,已进入宾馆、饭店,成为餐桌的上等佳肴,倍受外地客人的青睐。 比较传统古老的服饰有长袍、马褂、礼帽、毡帽、瓜壳帽、小脚女人穿的“凸凸鞋”、山羊皮袄、“羊肚子”手巾(男人头巾)、贴胸兜肚、布袜、“遍纳鞋”和小孩穿戴的“牌牌”、“屁帘”等。这些衣着目前大部分不再穿戴,有的已经绝迹。手镯、戒指、耳环、项链等旧时贵妇人所佩戴的首饰,一直延续至今,并广为普及。 民间住宿普遍为土、石窑洞,土炕火灶,冬暖夏凉,一直延续至今。 本县地处黄土高原,梁峁交错,沟壑纵横,道路崎岖,举步维艰,交通运输甚为不便。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自古以来居民外出,普遍步行。只有极少数官宦富户才有条件骑马、坐轿或乘坐“驾窝子”。平民百姓只有结婚嫁娶,迎人送亲妇女和新娘才可骑毛驴。物资运输,完全依赖担挑、肩扛、畜驮、人背。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横山交通运输迅猛发展,骑马坐轿和畜驮肩扛已成为过去的历史。 横山民众喜好社交。亲朋、邻里之间喜欢相互往来,串门走访。俗话说:“亲戚越走越亲,邻里越串越近”。旧时,中青年男子有“捏拜识”(结拜兄弟)、女子有“拜干姊妹”的习俗,以示同胞兄弟,手足情深。 对于外来之人,横山人一般都能以礼相待,和睦共处。重感情、好义举,尊老爱幼,善待他人,公平交易,不欺不诈,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是横山人民的传统美德。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