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殁后,先烧儿女准备的9斤14两(老秤)火纸,名为“倒头纸”。再给死者剃(洗)头、浴身、整容、修面(女为梳头挽髻)、穿衣,并放一铜钱含口中,后在设灵堂停尸,头向外,脚向里,停尸中堂,以防“走尸”,谓“寿终正寝”,亦称“小殓”。堂前挂一白幔,上悬一面镜子,下设灵牌,灵牌上书“故显考(妣)父(母)亲大人之位,堂前供献“倒头汤”一碗,两侧置纸制童男童女,堂后置长明灯一盏,香烛献祭等祭品如常。有些地方,还有出嫁女儿为父母“摆盒子”供于灵前。盒子有用彩色油面、蔬菜、肉做成的各种人物、花卉、鸟兽、鱼虫,如“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等。门上贴纸,以示居丧。儿女披麻戴孝。穿孝衣麻披,戴孝帽,用麻线系两颗棉球于眼前,意不观邪色,不闻邪言,专心守丧。女孝子坐在尸床两侧,称“坐草铺”,吊丧者来,即动哭声。男孝子轮流跪于灵前两侧“支丧”,向吊丧者叩头。男孝子烧纸,边烧边哭,烧完停声。后男女孝子到十字路口烧纸和纸轿。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