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的服饰,除官服外,民间尤其是边远山区都留有氐羌民族服饰的痕迹,如男人以大布裹头,其扎法、帕形多种多样,颜色以白、黑、兰为主。男青年春秋在白色(或浅色)短衫外套著镶有小边的短坎肩,穿套裤,扎裹腿,带绣花肚兜,系大腰带。上述服饰,今在偏远山区仍间有所见。妇女的发式在出嫁前梳长辫,出嫁后挽发髻。上衣宽摆大袖,右衽,衣缘绣以花饰云边,围满(半)裹肚、饭兜。下裳的蔽脚、扎脚也都镶有花边。鞋大都绣满花、盖花或帮花。有一种云鞋,鞋头细尖,翘起长长的钩子,做工非常考究。儿童花帽式样极多,如莲花、虎头、凤头、猫头、柿蒂、鸡心等。至于青衣、长衫或袍衫,均为外地传入。 民国时期,始有“洋布”(宽机布),士绅富户长袍礼帽,间有西装革履。小姐太太裙子旗袍,涂脂抹粉,画眉点唇。劳动者粗布短衫,赤脚草鞋。学生和公务人员多着中山装。女子渐兴天足,男子长辫绝迹。 解放后,宽机布取代土布。中山装保持稳定地位,列宁服、军便服逐渐时兴,服色多黑、兰、灰,严肃单调。“文革”期间,穿红着绿更视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青年男女身着草绿色红卫服,腰扎宽皮带,缀红袖章,胸前别毛主席像章,颇为时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化纤几乎取代棉布,西服流行,其他服装款式新颖,做工精良。特别是服装个体户的增多,不断将各地服装引进本县,使流行的周期与大中城市的差距大大缩短。如今,人们衣着发式多彩多姿,戴首饰、尚化妆已蔚然成风。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