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建国前,民舍住宅按村聚集,走向多为坐北向南,素有“有钱没钱,家门向南”之说。房舍结构,平原多为土木结构的厦子瓦房,外地人称为“房子半边盖”,山岭地区,住土窑的偏多,没有院落围墙。澄城、合阳北部地区,也有建砖窑、围院墙的习俗。临渭区、二华华县华阴一带,农村习惯盖两头流水的“鞍间房”,大多一户一座鞍间房,人畜同居,炕灶相连,卫生条件较差。在东府农村,村村都间居有外地多为山东河南逃难的“外来客户”,这些外来客户人都因为家乡遭灾,家里一贫如洗,全家一担挑逃荒到东府农村,靠给人扛长工、打短工为生,大都临时盖些土坯茅舍,有的还住地窑,俗称“地窝子”,还有的暂且寄居破庙、祠堂。除了花插在各村的外来客户外,还有的在一些边远贫脊的地方聚居设村。在渭北蒲城、富平、白水等地,有不少山东庄、河南庄、湖北庄之类的村庄,这些村庄多以一地乡党聚居建村,村风、村貌以及语言、生活习俗都保留了原籍的习惯,人称“遍地河南人,到处山东人”。 农村住房习惯,以左为上,右为下,长辈居上位,晚辈居下位,灶房设上位。弟兄分家,坐北向南院子,兄东弟西。如分院居住,长子不离老屋。住宅大门偏左安置,水道多从左侧下方通过,称为“左青龙水右白虎石”。富豪人家,讲究在长方形院内东西南北四面相向盖房,各不相连,称之为“四合院”,亦称“四合头”。以韩城党家村最为典型。在渭北农村,由于土地面积宽阔,有些富裕人家讲究一并三院,即一院住宅、一院作马房喂养牲畜的地方、一院作花园称园子。主宅讲究“两进三厅”。即最前边建门房称门厅,一般为两坡流水,三间大房;门房进去后两边相对各建三间厦子称为前三后四,一般为晚辈弟兄居住;厦子过后,建三大间大房,称为腰房厅房,一般腰房建筑最有气魄,用作敬献神位、祖先和接待尊贵客人;腰房过后,称二进,两边相对各建四间厦子即前三后四,一般居住长辈;厦子过后,建上房也称后厅,一般用作灶房和储藏粮物。有的还在上房加盖绣楼,凡建二层上房绣楼者,灶房在偏院另建。绣楼用作未出嫁女子居住。一并三院者两边各开侧门相通,前后厦房出檐锁檐台,檐台下称天井,由于渭北缺水,天井水道与水窑相通,蓄水用作洗衣服或喂牲口。前后对檐厦房露天处用铁丝网覆盖,称作“瞒天网”,以防盗贼进入。这种住宅关闭大门后,一般盗贼很难入室行盗。室内陈设,富家多有太师椅、八仙桌、立柜、穿衣镜、柜桌、梳妆台、衣箱、自鸣座钟、脸盆架子等,炕上有狗皮褥子、缎被子、太平洋单子等。极少数富商军政之家,设有古董阁,陈以古玩书画,花卉虫鱼。一般人家则是柴木方桌、长条木凳、芦席土炕,大花布被褥。除了简单的实用家具灶具外,很少有其它家什。 建国后,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山区及外来户的草房全都变成瓦房。平原地区的土木结构小瓦房,逐渐变成了砖木结构的机制瓦房。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大部分住进了砖混结构的单元楼。农村也实行了统一规划,拓宽了村道,住宅一般为三间独院,三分宅基,新建的住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的平房,不少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户,还建起了两层小楼,西式门窗、瓷砖贴面或米石水刷,室内水泥或地面砖铺地,沙发、写字台、高低柜、组合家具,流行不少农家,土炕逐渐被木板床、沙发床所取代。
作者:本站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