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旧时,祭神之风甚盛,明、清时最为讲究,民国时日渐简化。一般家庭设有天君、灶君、财神、土地、马王、门神之位,称家宅六神。逢年过节,家家设龛祭献,特别是以灶君为重。腊月二十三日晚,设果饼、灶糖送灶君升天,让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由男姓主祭,焚香吊表,全家跪拜。然后献麦麸,意喂灶君之马,取灶君画像焚烧。除夕之夜,请灶君回来,供于灶房中墙,视为一家之主,晨昏礼祭。其它诸神,各就各位。如土地神一般于大门口照壁设龛,门献门楣上香。正月初五前,皆早晚供奉。此外,中老年妇女中,有的吃斋行善,家中亦设神位,晨昏三叩头,早晚一炉香,祀神祈灵,心虔志诚。 神各有专司,祭神亦有专祀。动土修建,设姜太公神位;求子,到娘娘庙或观音神前祈祷许愿;天旱祈雨,供奉玉帝、龙王;消灾免疫求瘟神;读书人谋举,求文昌帝或魁星。各业还敬各业神。如木匠敬鲁班,铁匠敬老子,唱戏的敬优孟,水手船户敬禹王,医生敬药王,兽医敬马王,商贾敬财神,文人敬孔子等等。可谓遍地皆神,处处香火。 立庙祭神,旧时在农村尤为普遍。以关帝、观音、土地、药王和娘娘庙为最多。庙内供奉诸神偶像。由于人为推崇,各地也依时令设立定期迎神盛大庙会。遇庙会时,善男信女赶会祭奉,焚香布施,消灾还愿。庙会主持人摆庙祭神,请乐人,唱大戏。各大庙都有赛期,每年一次,每次一至三天。若遇偶数丰年,一些大的村社由社主、官绅倡导,创建新庙或重修旧庙,竣工之后,立碑,唱大戏,放鞭炮,祭奠神灵,称之为“开光”。既而募集和购置庙产,收租之息,作为逢年庙会祭祀费用。 建国以后,祭神之风基本取消,但传统的庙会仍存,其内容多为物资交流大会。近年亦有个别地方恢复祭祀活动,但不成规模,自生自灭。
作者:本站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