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合阳县东雷村,地处黄河岸边,村东有个三官庙,旧时,当地船夫为了求神保佑航运平安,商贾求神保佑生意兴隆,于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举办庙会,唱戏酬神,闹社火,上锣鼓。 每年正月初四、初五一过,村里的“积极分子”便开始动员人练锣鼓,寻觅带头人。若不答应,便拿来锣鼓在你家门口敲,或采取“车轮战术”,轮流去你家劝说,直到你答应为止,若还不答应,便在你家门口放一块厚木板,或垒几个碌碡,叫你开不得门,挑不成水,只得走马上任。 村里按地盘分成两社。白天闹社火,黄昏以后上锣鼓。在村中央的空地上,两社各扎营盘,摆开阵势。大鼓在中央,敲锣的、敲钹的依圈摆开。所有的人都赤着上身,斜挎一串马铃,虽是冬天,却只穿一条短裤。每社都有一两个技术精湛却又打扮奇特的,或者用核桃皮挖个洞做成“眼镜”,或者把破草帽顶在头上,再插一根红萝卜,红萝卜上再插几根鸡毛,也有的戴个牛笼嘴,样子十分滑稽可笑。 上锣鼓开始时敲的鼓点叫“排锣”,节奏较缓,十分整齐,仿佛在酝酿情绪。下来是“流水”,节奏加快,花样也多,向对方挑战的意思十分明显。再下来是“上鼓”,此时,敲锣打鼓的人情绪达到最高潮,鼓手骑马蹲裆,敲锣的一脚踏鼓,一脚踩地,锣锤经头部划弧,先击鼓,后击锣;鼓手则高举鼓锤和锣手调开击敲。敲钹的和准备替换的站成一个大圆圈,双手举过头顶。敲小鼓的主要任务是填空。鼓手们越敲越来劲。突然,领头的一个手势,鼓点换成“乱刮风”,锣、鼓、钹齐奏,惊天动地,浊浪排空。又见领头人“吁——”地一声口哨,早已做好准备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猛地蹲下身,双手抓住大鼓上的铁环,抡上脊背,扛上便跑,其他人在后紧随。另一家见状,同样扛鼓便跑,于是两家在广场上追逐。追上了,便把自家的鼓硬摞到对方鼓的上面,对方不但不让,也还想占上风呢据说:“上锣鼓”的“上”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这时,孩子们提着无数盏灯笼跑来,用芦苇扎成的火把高高举起,枣刺、干柴笼起的火堆熊熊燃烧。火光映天,硝烟弥漫,鼓乐声声,仿佛古战场一样。这样反复对阵,直至天黑夜深,大家再整整齐齐地使劲敲一阵,便收兵回营。庙会持续三天,方能结束。
作者:本站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