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西安有许多风味食品,原产地本来并不在西安,但西安人现在随时都能吃到,这是市场经济的功劳。闻名中外的西安,有古色古香的饮食街。
饮食街经营着潼关的鸡蛋饼,华阴的脂卷,渭南的时辰包子、炉齿面、牛舌头烧饼,大荔的带把肘子、枣肉模糊,韩城的羊肉臊子饸饹,蒲城椽头蒸馍,白水的红烧肘子,富平的太后饼、石子馍、酥饺子,周至的藕粉,蓝田的粽子,礼泉的桩顶石馍,户县的大米面皮子、汤面疙瘩,武功的烧鸡、油酥饼,乾县的锅盔,陇县的插酥,三原的白封肉、甜浆、油塔、笼笼肉、水盆大肉,岐山的臊子面、油炸豆腐,宝鸡的茶酥、甜浆,品种够丰富的吧。就这样还不算西安自身久负盛名的“八景宴”、“囫囵鸡”、“辇止坡老童家腊羊肉”、“牛羊肉泡馍”、“黄桂柿子饼”、“甑糕”、“海味葫芦头”、“樊记腊汁肉”、“徐记黄桂稠酒”等等。
几乎每种食品都是一个故事。
外地人在西安见到“锅盔”,无不大吃一惊。锅盔形似菊花,直径8寸,厚6分。虽然叫不出名字,但都知道这是大饼。察其形思其状,都以为不熟。其实这是多虑。上好的乾州锅盔,使用特质面粉制作,是用麦草软火慢慢烘熟的,所以水分极少,它肉瓤起层、质酥味香。乾州适值陕甘大道,是旧时官、商、军队往来必经之处,锅盔(圬)即使在大热天里也不馊不变质,是旅人携带的最好食品,所以很快名声在外了。锅盔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在公元624年至705年,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烹食困难,监工士卒便用头盔烙馍,锅盔因而得名。后几经改进,才有了如今的风味。
西安人夸锅盔,故事层出不穷。话说“文革”期间西安出了一位“首长”,人京后,其母携锅盔馍去看儿子。保健医生见了锅盔皱眉头,说:“老太太,这东西首长不能吃!”老太太问为啥就不能吃了?医生说首长吃了这个城砖一样厚的饼子会不消化的!老太太生气了,说:“俺娃就吃这个吃大的,如今怎么就不消化了?你把他给我叫来!”首长来了,一眼盯见锅盔,还未叫妈哩就掰下一块塞到嘴里去了。医生吓坏了,说首长快吐,这要出政治事故的。首长说:“你知道什么!”
西哈努克到陕西,一软一硬只喜欢两样东西,软的是临潼火晶柿子,硬的就是西安锅盔馍!
再说说石子馍。石子馍是最能令人联想的了。你的思维穿过时间隧道,越过清、明、元、宋、唐一直追溯到石器时代,那时氏族还未使用铁器,刀是“石刀”(现在江苏省睢宁县仍把菜刀叫“石刀”),斧是“石斧”,锅呢?没有。容器只有“陶”。后来氏族人发现,火堆中的石头是很烫的,于是他们便把猎取的食物放在石头上烙烤,然后再进食。这些石头,如今就摆放在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展柜中。
石子馍的具体做法是:用上等白面粉,和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制成馍坯。选取小而光滑的小鹅卵青石子,用水洗净晾干,再用植物油涂过,放人深边平底锅内,置火上加热,用手勺不断翻搅,使石子受热均匀至烫手,再将石子放在馍坯上然后压平,用中火加热,使之下烙上烫而成。烙好的石馍干脆清香,营养丰富,携带方便,经久耐贮。石子馍历史悠久,是由远古的“燔黍”(以黍米放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经过长期演变而来的,石子馍在唐代叫“石鏊饼”,唐宪宗元和年间已成了民间普遍食品。清代随着秦人宦游江南,石子馍传到金陵。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同时叙述了泾阳张荷塘府家做天然饼的方法。
关于黄桂柿子饼,民间流传着李闯王这样一段轶事。相传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后带大军攻打北京。时值灾荒之年,临潼百姓就用当地所产的火晶柿子拌面粉烙成柿面饼,让士兵在路上食用。由于这种饼抗饥耐饿,义军官兵食后,个个精神饱满,没用多长时间就攻下了北京城。
辇止坡老童家腊羊肉,色泽红润,气味香美,肉质酥松,咸烂可口。它的出名和慈禧太后还有关联呢?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携光绪皇帝仓皇出走逃到西安。有次她乘坐御辇途经西大街桥梓口,那时这里是个很陡的坡,车子正在上坡,慈禧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就问什么东西这么香?当时陕西巡抚回答说,是一家卖牛羊肉的正在煮肉,主人姓童,叫老童家的。太后闻听,喝令停车,派人买来一尝,大为赞赏。王公大臣们为了博取慈禧的欢心,遂由兵部尚书赵福桥的老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金字招牌一面,悬挂门口,现此店此牌仍在。
葫芦头是西安传统风味。相传,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来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猪肚的小店吃“杂糕”,发现腥味大,油腻多,问及店主才知制作不得法。他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告知店主烹制肠肚的方法,并将他一个药葫芦留给店主调味。店主按照孙思邈传授的方法,先后通过十二道手续处理肠肚,然后从葫芦里倒出花椒、大香、上元、肉桂等调味品入汤烹制,使杂糕香气四溢,鲜香滑嫩,肥而不腻,特别好吃。西安今天的“海味葫芦头”是在唐代“葫芦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调整了原料,加入海参、鱿鱼、鸡肉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