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豫陕相接。在过去的岁月里,河南人为躲灾荒,一副挑子,一头是锅一头是孩子,历尽艰难地走到陕西来。西安人讥讽河南人是“河南担”,西安的河南人不屑这种嘲讽,自豪地说:“陇海线,三千八百站,站站都有河南担!”
西安人听了这话就不再说什么了。西安人知道,别说陇海线三千八百站,就是其中一个站的“河南担”撂挑子不干了,西安人也走不出西安去。这是河南人的力量之所在。在中国,凡是称得上“市”的地方就有河南人。河南人是中国的“吉普赛”。
河南人为“蝗灾”、“水灾”、“旱灾”、“兵祸”所逼迫,赤手空拳来到西安,地无一分瓦无一片,只好蜗居在租来的棚户里,然后凭着手艺凭着力气去唱曲、卖艺、镶牙、务花、扛活、拉车、修脚、搓背、理发、卖菜、拾煤核儿、拾破烂,艰难度日。一切西安人不愿做懒得去做而生活中又少不了的行当,只要不失人格,河南人都去做。
河南人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人。
西安的河南人多数集居在现在的尚勤、尚德、尚俭、解放路,东大街以北、火车站以南地区。占了西安城内1/4的面积。从无到有,河南人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在营造自己家园的同时也参与营造了西安这座城市。河南人大多数在铁路和纺织系统工作。铁路上从列车调度室的高级工程师到一个偏僻小站扳道岔的工人,不用问,一听口音准是河南人。在纺织城,迎头扑面的仍是河南人。他们乡音未改,为着美好的生活努力工作着。西安人就是看河南人能干,能吃苦会赚钱又热情讲义气才把女子给河南人做儿媳妇的。河南人也是看西安人耿直厚道认理儿才和西安人做亲家的。他们各自的后代以及他们共同的后代便是现在新一代西安人的大部分。
河南人会说西安话,会做烧鸡、糊辣汤,西安人吃了说美!河南人的西安话说的西安人都分不清他是哪里人。西安人说河南话就不行了,字不正腔不圆,一听就听出来了。西安人会做羊肉泡馍葫芦头,河南人吃了说嫽!河南人和西安人在风俗上互相同化,非常亲切。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