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道书院位于三原城北,是陕西明、清四大书院之一,由三原人王恕之子王承裕(字天宇、明嘉靖户部尚书)于弘治七年(公元1494)创办。书院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亩,院内栽植松柏,花木葱郁,现存日式教学楼一座,房舍建筑坚固,雕刻细腻,气势恢宏。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王承裕(三原北城人)中进士,其父王恕(明廷兵部尚书)致仕归里,父子协力将僧舍改建为宏道书屋,次年扩建为书院。王恕为关学三原学派创始人,王承裕幼承家学,父子被誉为关学翘楚。高陵吕楠(泾野)、三原马理(溪田)、雒昂(三谷)等三秦名士皆出于宏道门下,由是名声大振。
弘治癸丑年(1493)王承裕举进士后陪伴其父王恕(字宗贯,孝宗时曾任吏部尚书)回县,一些儒生向他求教,便借僧舍为讲学之所,题名:“宏道书屋”。弘治乙卯年(1495),王承裕赴京做官,当了几个月的兵部尚书,因病回里。这时向他求教者更众,于是,众议募捐,借北城永清坊普照寺废院建起书院。
书院落成,南北40丈,东西12丈,座北向南。大门题名“仰高”,二门日“恭敬”,三门日:“中立”,仰高门内植有梓树,象征着培育英才;中立门内栽有松柏,有期待栋梁之意。整个书院花木葱郁,建筑坚固,雕刻细致,绘画朴素,取名“宏道书院”。
宏道书院以“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的儒教当作学习的核心内容,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办学的宗旨,并依据宋朱熹所办白鹿洞书院《书院教条》订立学规20条,对“明德、游艺以及会食、归宁(指回家省亲)”等都有严格规定,考经堂内存有上千卷书籍资料,王承裕每日向学生讲四书五经,告老归乡的王恕有时也到书院给学生以指教。书院学生分20岁左右和10岁左右两种,有堂上学生与堂外学生的区别,都按勤奋与懒惰、成绩优劣作为升、降级的标准。
到了清代,宏道书院更成为西北学界之旗帜,省学衙署设三原,府考亦在宏道书院举行。光绪26年(公元1900),书院改名宏道高等学堂,倡导新学,注重经世致用,造就了于右任、李仪祉、吴宓、张奚若、范紫东、张季鸾等一批海内外知名的民主革命先驱及专家学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陕西派遣官费留日学生30名,宏道学堂即占半数。
当时书院学生中出名者颇多,如马理、吕楠、康海、秦伟、雒昂等。至清代,从书院中肄业而任职朝廷者如高陵白遇道、礼泉宋伯鲁等,均一时之名士。道光十年(1830),陕西省督学周之桢重修书院,使宏道成为陕(西)、甘(肃)两省学士深造的地方。道光二十三年(1843),督学沈兆霖。倡导各界捐资扩建书院。
光绪二十八年(1902),宏道书院改为“宏道高等学堂”,成为当时在陕西省传播资产阶级新学的最高学府之一。于右任、李仪祉(水利专家)、吴宓(哲学家、文学家)、张奚若(建国初教育部长)、范紫东(戏剧家)、张季鸾(著名报人)等人都曾在此求学。
民国时改为陕西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后改称陕西第三职业学校、工业职业学校。解放后改为水利学校(后迁杨凌)、三原县教师进修学校,2005年交县文物旅游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