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庙坐落在女娲山乡七里村。据当地百姓介绍,解放初期的女娲庙十分庞大壮观,在平利堪称第一寺庙,有四扇大门,房宇百余间,殿堂三层,故又称“三台寺”;庙内住僧人二三十余、居士若干。但在历经了战乱、土改、“文革”等重重劫难后,现仅存一间正殿和“平心门”的残墙断壁。
相传,女娲采金州(现安康)南山五色石炼之补天,救民于水火,从此百姓康泰,风调雨顺。女娲在此地修造了一座土地庙,教南山民众种桑养蚕,取丝纺绸,福祉于民。当地民众为祭祀女娲的贤能圣德,将土地庙改建为女娲庙,供奉香火,顶礼膜拜。
为颂扬女娲“补天”之功,夏代在女娲山始建宝灵寺,后改为中皇庙、女娲庙,香火极盛,“登探者淑匿纷来,瞻礼者贤否沓至”。《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之下,中皇山即女娲山,有天台鼎峙,今建女娲庙。”唐宋以来,女娲庙历经修葺扩建,尤其是清乾隆元年重修后,拥有正殿四重、房屋百余间,是当时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誉为“名胜之方”。 《风俗通》载:“伏羲、女娲、神农是为三皇”;《路史》云:“女娲始治于中皇山,继兴于骊山之下,中皇山即今女娲山,有三台鼎峙,今建女娲庙”;又据乾隆《平利县志》记载:“女娲灭共工,乃立号女皇氏,治于中皇之原,谓女娲山”。 为颂扬女娲“炼石补天之功”,夏代在女娲山始建宝灵寺(后改为中皇庙、女娲庙),香火极盛,“登探者淑匿纷来,瞻礼者贤否沓至”。相传武则天巡视房州(今湖北房县)途经平利,投宿女娲庙,认一小僧为子。小僧死后葬于庙东侧,故称“太子坟”。 唐宋以来,女娲庙历经修茸扩建,尤其清乾隆元年(1736),由知县古沣主持重修后,拥有正殿四重、房屋百余间,是当时平利最大的寺院,被誉为“名胜之方”。清人王惠民在《登女娲山》诗中写道:“径曲盘青蹬,峰高耸碧天,云深樵指路,涧落鸟窥泉、古寺筠捎雪,疏林树杪烟,因思炼补事,延伫万山巅”,描绘了女娲山的自然景色。 女娲山,得雪独早,故“中皇晴雪”为旧时平利八景之一。 女娲山具有独特的风光:每逢雨后天晴,清晨水蒸气上升,形成云雾,随光飘动,被称为“云海”,透过云海看红日东升,俨如海上日出。 此外,还有明清以来的古遗址多处,主要的已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初期,女娲庙仍保存完好。此时的女娲庙共分三层殿,即在三台自然地貌上建筑,又称“三台寺”。一层是天井,内有一棵五六人方能合抱的千年桂花树,人称“中皇古桂”。二层是拜殿,殿外两条滚龙抱柱,楼宇古朴,雕龙画栋,气宇不凡;殿前有一顶门神“胡敬德”的官帽,大赢二尺、厚寸余、重约八九十公斤,据说此帽为胡敬德朝庙上香时的遗忘之物。三层即正北为正殿,供奉女娲娘娘、十八罗汉诸神。另分东房、西房和南房。东、西房各有一门,南房有两门,即山门平心门。 平利县收藏一块《中皇山女娲氏庙碑》,系清雍正十三年修葺寺庙时由当任知县古沣撰文,博引古今文献较系统地阐述了女娲神话传说。庙碑高3.3米、宽1.3米,欧体楷书,由3块梨木精刻而制,工艺极为考究,系平利发现最大的木质碑刻。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