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黄陵面花,俗称花馍,是流传在陕西省黄陵县农村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礼馍。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别致而著称。今年73岁的非遗传承人王民政和71岁的老伴田粉琴这两天正在家里忙碌着,手中的面团被捏制成各式精致、逼真的人物、花朵、动物。
在很多北方的城市,都有春节蒸花馍的习俗。黄陵面花也称“花供”、“供”、“罐罐”、“油饽饽”、“喜斗子”、“油馍”、“硬盘”、“茧”等,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叫法和说法。“现在基本不种地了,花馍的需求很大,结婚、孩子满月,老人过世、周年,都需要花馍。”王民政老人说。
黄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祭祀文化久远而深厚,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从而为民间民俗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和背景。其原料以白面为主,制作手法以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为主。
这些“工艺品”其形各异,有十二生肖,有花鸟鱼虫,做工精细,它们栩栩如生,动中有静。黄陵面花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是加入食用色素的普通面团,色素对面花作品的功效很强大,不但可以延长面花的“寿命”,而且还可以使面花更加色彩艳丽。
每年清明时节,来自天南海北的人都纷纷赶到黄帝陵前祭祀祖先,73岁的非遗传承人王民政和71岁的老伴田粉琴,按照公祭的最高标准捏制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面花作品,为此他们要忙上半个月时间。
可以说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现在每年办的学习班都有上百人来参加。”王民政老人说,自己做花馍已经有四十多年了,每年清明当地人都要蒸罐罐馍,周围再饰以指尖大小的小鸟等动物,圆馍顶子上捏制出牛头、猪头、虎头、盘蛇以及麦垛、各种粮食、花卉等。
黄陵面花自古以来就和黄帝的祭典紧密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在清明和重阳节祭祀黄帝的时候,面花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成为祭祀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陵面花作工精细、手法细腻,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所以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特征,在黄陵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做花馍的人没有原来多,但在政府的组织拉动下,不久的将来这一文化遗产会或许能得以发展并不断延续。王民政老人说,实际上花馍在陕西流传的很广,在关中地区做花馍的也很多,但与之相比黄陵的花馍更具特色,它在民间也流传很广,孩子满月、老人过寿等等都要用到花馍,可以说“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
制作黄陵面花的主要原料包括面粉、食用色素、高梁皮、麦穗、彩纸等,主要工具包括剪子、梳子、筷子、毛巾等,样式包括“十二生肖”、家畜家禽、吉祥动物、牡丹、莲花、小鸟等。饮料瓶盖等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也常常被当做工具来使用。
花馍的造型包括有“二龙戏珠”、“鱼戏莲花”、“凤凰戏牡丹”、“百花争艳”、“狮子滚绣球”等,清明公祭时由年轻姑娘抬着缓缓前行,引来无数惊奇的目光。王民政老人说,由于花馍制做程序复杂,不但要有想象力,还要具有一定的美感,较之其它手艺有相当的难度。
王民政老人说,他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学习黄陵面花制作,虽然现在做花馍的人还有不少,但真正做的精细的已经不多了,作为“非遗传承人”,王民政老人现在已经基本不种地了。
2008年2月,黄陵面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造型生动夸张、色彩鲜艳夺目、民俗气息浓郁、制作精巧生动传神等特点。
面花作为黄陵民间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在当地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在农村的妇女中更具有普遍性,面花制作已成为她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像王民政老人这样的男性花馍艺人并不多。
“花馍”是祭祀黄帝必不可少的祭品,王民政制作的“花馍”,形态丰富、造型形象、寓意深刻,除虎兔牛马等传统动物造型外,还要增加了蚕、蛇、龙等特殊动物造型,纪念黄帝的同时感恩发明蚕桑的嫘祖,也有财源滚滚、恭喜发财之寓意。
“过去做花馍很粗糙,颜色染染就对了,用辣子油抹点儿红,也就是一个花馍。”王民政说,“现在颜色基本都是在面里的,现在馍一般都不掉色,不要动它,一个面花保存好了可以放四、五年。”
王民政的老伴田粉琴正在和面,她告诉记者,花馍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要经过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等多道工序。
黄陵面花在当地民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公祭民祭黄帝时必不可少的祭品,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黄陵人民淳朴善良的优良传统和对先人的无比感戴之情。
与此同时,黄陵面花还具有很深的文化根源和历史根源,是人们不忘先人功劳,祈予平安的现实表现手段,这种传统习俗贯穿古今、弥久不衰。
王民政老人介绍说,这个黄陵面花作品名为百花齐放,又叫做万紫千红,每一朵叶子上都有不同的面花,有鱼、青蛙、蛹、龙、鸟等等。连年有余、新生、大丰收。每一朵面花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体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