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过去农村遇上哪家老人过寿、孩子满月这样的喜事,能得到出自宝鸡慕仪“银匠村”的诸如“福寿延年”、“长命百岁”这样的银器饰物,可谓是喜上加喜。而如今,这些银器饰物逐渐被一些做工精细但价格不菲的机制金银饰品所代替,昔日享誉陕西关中道的宝鸡慕仪“银匠村”也在逐步萎缩,眼下就剩下陈仓区慕仪镇东城村齐省勋一家在专门从事这一手工生产了。
接过父亲的铁锤继续当掌门人
东城村的银器制作加工据说最早始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一手工业主要集中在这个村的齐家、谭家和王家三个大姓中,其中尤以齐金汉老人的银器加工制作技艺最为精湛。2年前,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齐金汉老人去世后,他57岁的儿子齐省勋接过父亲打造银饰的铁锤,继续当起了掌门人。齐省勋从二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学着干这一行当,已经敲打了三十多年的银器,目前是“银匠村”唯一一家全家还都在从事手工打银饰的人家了。
一条扁担,一个简易的炉子,一个吹风筒,这就是昔日银匠们的简单工具。而就是这简陋的工具,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使这一传统手工业传承了四百多年,也造就了一个曾经享誉关中道的慕仪“银匠村”。
昨日,华商报记者在陈仓区慕仪镇见到齐省勋时,他正手拿焊枪加热,脚上有规律地踩着皮老虎,当敲打压片后的银棒加热后,他把银棒丢在铁锭子上,抡起铁锤不停地敲打,银棒慢慢变细成形。
边敲打着银棒,齐省勋边给华商报记者念叨着:“就拿做一副手镯来说吧,从原料的退火、扁条、细捻、压花等直到最后的酸洗、沙洗到上光,要耐着性子坐上两三个小时,就扁条细捻这两项,不砸上三四百锤是不能达到要求的。不过,现在有了压片机后,我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做一副小孩的银镯子了,而做大人的镯子则更耗费时间,用一句流行的话说,打的不是银子,打的是耐心。”
不管多难 这门手艺都要传承下去
为了把先辈传下来的这一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齐省勋又手把手地把这一手艺传给了两个儿子齐宏鹏和齐鹏飞,从碎银的熔化、铸胚、打叶出条、压大型、上胶版、錾花、焊接、抛光、装饰到上翠点蓝等十几道工序操作,并不断推陈出新,使他们的银器制作工艺日趋完善,尤其是齐省勋之妻苏林霞揣摸掌握的錾花绝技,使他们的产品更胜一筹。
苏林霞信心十足地告诉华商报记者:“心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来人要什么样的,咱就能给他做什么样的。”
如今,齐省勋一家艰难地维持着祖辈传下来的这一传统手工艺。
在齐省勋的手工作坊中,最显眼的就是一台手搅的小小的压片机,这是他现在唯一使用的加工机械。齐省勋坚信,机械成批做出来,就是那一个东西,手工做出来,一样东西做十个就是十个样子,不会成为一个模子里压出来的,做上一千个,就是一千个样子,手工可以随时变化,也就是原生态的,而且手工的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定制,比如在银锁上刻上顾客的名字,或者按照顾客的要求做出顾客想要的银饰,这也使他感到这就是他的优势所在。
齐省勋家加工制作的银器饰物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妇女、小孩的饰品;二是特制的工艺品;三是祭祀用品。看起来市场很大,而实际上要做的活却是时断时续。
对此,齐省勋很无奈:“人家要就给人家做,人家不要就等着,一家人要靠这生活哩,你说要批量生产,就推不动,就只有西安周围兴这个东西,咱这地方就兴娃娃戴的项圈、妇女带的镯子,就这几样东西。”
虽然面临困境,但齐省勋一家人仍抱有很大信心。齐省勋说,这毕竟是一门手艺,上辈人教给了他,他就要做下去,不管有多难,都要做下去。
对于几代人传承下来的手艺,齐省勋两口子看得很珍贵,而齐省勋的两个儿子之前似乎没什么兴趣。以前齐省勋每次向他们提及学手这事,两个儿子就直摇头,那个时候着实令齐省勋有些担忧,生怕把这手艺失传了,不过,现在他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了,因为他的两个儿子不但继承了他的手艺,还各自分别在陈仓区步行街和阳平镇开了自己的手工银饰店,现在生意都还挺不错的。
对于上门来求学的外地人,齐省勋从未拒绝,在象征性地收了点学费后,他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把技艺教给来求学的人,前不久,铜川一位做珠宝生意的大学毕业生还来他这专门拜访学习过。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银匠村”的这一发展现状,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陈仓区文化部门挖掘整理,《银器制作技艺》已被宝鸡市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