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这句诗现在读来最是时宜,春节过后,气象崭新,河畔边,城墙根下,一点点翠色宣告着春日徐徐而来,这是柳树发芽了。
正如迎春花的盛开是春日到来的标志,柳树的发芽也是万物回春的迹象——“二月春风似剪刀,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们爱柳,“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爱它迎风婀娜、风景独好;我们爱柳,“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爱它离别之时短短一枝依依惜别;我们爱柳,“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爱它在异乡一曲杨柳曲就勾起乡愁、道尽相思。
知柳 赏柳 描绘柳
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载,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称。
柳树柔枝低垂,绿意盈盈,曼妙蹁跹,观赏性强。“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从南方到北方,都有它的身影,不受地域局限,春来先开,它给予了无数文人美学的灵感。从汉乐府开始,柳便不时地出现在诗词章句中,成为人所共熟的文化意象,关于柳的诗句谁都能随口说出几句,柳独特的形态身姿也深深镌刻在每个人心中。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传统文化的另一代表国画中,也少不了对柳的描绘。宋徽宗赵佶的《柳鸦图》中柳根粗壮、柳枝细嫩,枝上栖鸦,意象丰富。国画中有一种说法是“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皆因柳具有动感性,婀娜而多变,柔中而带刚,柳之形易画,而魂不易画。
折柳惜别怀远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树自古以来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就被寄托了深厚的思念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开时,留在视线中的最后一抹颜色就是那翩翩的柳枝,它是春天的象征,也是故乡的记忆。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有一棵“唐柳”,又叫公主柳,据传为公元7世纪中叶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时,特地从长安带去的柳树苗,种植在大昭寺周围,以表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怀念。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在分离时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因此“折柳”一词也成了“惜别”的代名词。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含蓄的用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时折柳相赠,短短一枝中寄托了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柳树适应性强,易栽培,在生态恶劣的地方也易于生长,因此“折柳赠别”也蕴含着一种对送别之人“春常在”的美好祝愿,希望她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她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一样随处可活、坚韧顽强。晚清名将左宗棠出任西北时,因感大漠内气候干燥,寥无生气,便倡导军民在潼关至新疆的驿道沿途植柳长达数千里,斗转星移,古人不在,但如今那里仍古树参天,翠郁青葱,人称之为“左公柳”。
何处去看柳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这句著名的诗记叙了灞陵折柳送别这一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化景观。灞陵即在今天的灞河边,灞河两岸从秦汉时期开始,广植河柳,每年春季柳絮随风飘扬,宛若雪花,“灞柳风雪”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唐代在此设驿站,十里长堤,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送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友人,“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而现在灞河堤岸边一到春天,仍有毵毵杨柳在春风中轻摇,如堆烟砌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择一个春日清晨或午后,暖意融融,到灞河边,凭栏远眺,看灞柳依依,感受绿柳带来春日盎然的气息,体会过去曾存在于此的离情别意。
灞河边的垂柳婷婷袅袅,但在另一个地方存在着另一种风格的柳,那就是陕北的截杆柳,它主要生长在榆林靖边一带,主枝干大约只有一人多高,笔直挺拔。据说这种柳树一般主干长在两米左右便被齐齐截去,待到第二年,新枝会从侧面生出,几截之后,便可长成,状如伞盖,形似猫头,因此,当地人形象地叫它为“猫头柳”。和陕北这片淳朴豪放的土地一样,“猫头柳”也展现出了另一种苍劲有力的风姿。春天正适宜驱车去往陕北,看这迎着漠风晕染绿意的柳演绎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定会令你深为震撼。
春天,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植物又开始苏醒萌芽,踏春出游的季节也随之到来,泛青的杨柳吹响了春天到来的第一声号角。“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柳带来的不仅是春的消息,更是一种万物复苏的喜悦,它昭示着一种新气象、新变化、新生活。迎春柳游,去河边堤岸、陕北土地,感受柳带来的春意,体会柳蕴含的情意,领悟柳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