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移民搬迁润万家  洛州大地民心暖

2015-3-5 8:08: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商洛市委书记胡润泽(左二)带领市上领导来洛南县视察移民搬迁工作
商洛市委书记胡润泽(左二)带领市上领导来洛南县视察移民搬迁工作

“自从搬到街道这单元套房,娃都不愁娶不到媳妇了”,这是入住洛南县景村镇怡景佳宛移民安置新区董百成爱人的真实声音。她告诉记者:“我们家原来住在离镇上6公里远的贾沟村,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居住条件极差,家里收入有限,儿子长得一表人才就是娶不到媳妇,为这事她都愁死了。现在好了,搬进了这新区,儿子婚也定了,准备马上就结婚了”,说完脸上露出了微笑。 

新年伊始,瑞雪临门,隆冬的陕南大地银装素裹,格外妖娆,来到素有“华夏始祖,汉字故里”之称的洛南县,南北过境路融汇贯通,阳光庭园移民安置点如火如荼,“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洛南精神牌盎然屹立,处处彰显吉祥的音符,传递着丰收的喜悦。自我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以来,洛南县已有12400户搬迁群众圆了安居梦,50000多人踏上致富路,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1%,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续写了一副“迁安致富惠民生,华阳大地别样红”的壮丽华章。

洛南县地处华山之南,秦岭腹地,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县城农业人口多,自然灾害频发。如何帮助群众实现避灾致富,是摆在历届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重大难题。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始终把移民搬迁工作列为日常工作的头等大事,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按照“城镇引领,以城为主”的思路,坚持“集中安置、城镇安置、楼房化安置,避灾搬迁优先、特困户搬迁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强力推进,移民搬迁工作逐步迈上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建成了一批符合政策规定,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产业配套完善的新型城镇移民社区,使搬迁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移民搬迁带来的福祉。

硕果累累谱新篇

2011至2014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24.5亿元,共完成搬迁安置12400户50000余人,建成集中安置点84个,集中安置11000户44000余人,集中安置率88.82%;在集镇和城区建集中安置点25个,安置搬迁户9628户38500人,城镇安置率77.64%;楼房化安置7949户31700余人。使全县城镇化率提高了近7个百分点,成为陕南地区集中安置率、城镇化率、楼房安置率最高的县区之一,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

2014年,省、市下达洛南县移民搬迁任务2800户11200人。全县落实搬迁用地450亩,规划建设集中安置点12个,集中安置2800户,集中安置率100%。其中进城进镇上楼安置点11个2500户,城镇安置率达到89.29%,农村上楼安置点1个300户。截至目前,规划的12个集中安置点启动建房2800户11200人,其中达到入住条件2400户9440人、主体完工400户1600人。累计完成投资6.25亿元。顺利完成了2014年度移民搬迁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位居商洛市第一名。

数据虽然是枯燥的,但是却折射出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为移民搬迁工作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规划引领 三位一体 确保群众搬得出

为了实现群众“搬得出”这一目标,洛南县紧紧围绕“规划引领”这一思路,修编了《洛南县移民搬迁总体规划(2011—2020年)》。确定了以县城为中心,以石门、保安、永丰、景村、古城、灵口等镇为副中心的集中安置格局。先后聘请西北建筑勘察设计院等单位结合实际编印了《洛南县移民搬迁规划图册》。将县城阳光庭园、大小渠川、花石浪片区作为三大移民主战场,倾力打造陕南移民省级示范点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始终坚持“四个优先”、“五条红线”、“六个统一”:“四个优先”——即优先确定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优先确定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群众、优先确定受洪涝灾害威胁的群众、优先确定特困户;“五条红线”——即严格按规定条件、规定程序审定对象,严格按占地面积要求供应土地,严格按建房面积标准设计户型,严格按每平方米最低造价控制建设成本,严格按政策兑现建房补助,让群众少出钱、迁新居;“六个统一”——即统一实施主体、由各镇政府主导,统一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统一资金管理、实行专户专账管理,统一建设时限、安置点建设必须在18个月内建成入住,统一建设风格、打造各具特色的居民小区和新型社区,统一分配办法、确保公平公正。与此同时,为了适应搬迁工作新形势,强化项目管理,洛南县围绕规划、建设、管理三位一体,采用政府主导、群众参与,推行统规统建,确保工程质量。围绕项目推进,坚持对象确定和建房工程任务双项指标下达、双向任务督查考核办法。

政策扶持 精细管理 确保群众稳得住

如何能够让新进城镇移民有如家的感受、平等的待遇、稳定的保障、体面的生活也是洛南县移民搬迁工作的重点。为此,县委、县政府在制度机制上予以创新。一方面将党支部建在移民社区一线,移民户中的党员有了组织,搬迁户找到了归属感;一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集体活动,不设条件的主动邀请社区移民参与互动,创造交流、融合的机会。同时,政策扶持,制度创新,明确规定“凡是自愿转为城镇户口的,相关部门无条件优先为其办理手续”、“凡进城入镇的农户,农村原有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等一律不变”,并按照应保尽保的原则,对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进城入镇农户,纳入城镇低保范围。

为了进一步做好移民搬迁户的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全县按照“大配套”衔接城规镇规、上争取下调整,“小配套”捆绑规划与设计、不漏项不缺项的基本思路,配套设施大小衔接,内外联通,努力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四区联动 三业富民 确保群众能致富

为了确保广大移民户搬迁后生活有保障、致富有奔头,洛南县把陕南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倾力打造工业园区、城镇社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四大园区”作为推动移民搬迁的四大抓手,一对一、点对点,合股成绳,合力成势,催生四大园区聚合拉动效应。大力实施工业赶超、城镇跨越、农业强优、旅游突破“四大计划”,用“工业赶超”做大“工业园区”,以“大”工业园区扩大就业空间;用“城镇跨越”做亮“城镇社区”,以“亮”城镇社区改善移民居住条件;用“农业强优”做强“农业园区”,以“强”农业园区带动规模经营;用“旅游突破”做美“旅游景区”,以“美”旅游景区新增就业容量、加快城乡一体。通过重点项目向四区集中、产业向四区链接、设施向四区配套、力量向四区聚合等措施,形成以四大园区推动移民搬迁新步调。

同时,县财政设立3000万元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投资项目引进、品牌创建等,重点扶持“洛猪”、“洛桑”、“洛果”、“洛烟”、“洛薯”五大“洛牌”产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导搬迁群众实现产业、就业、创业“三业富民”。

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8.3万亩,建成省级农业园区1个,建成家庭农场820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95个。同时,大力实施“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等,四年共办培训班200余期,累计培训搬迁群众12000余人,实现了每户至少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

信心满怀展未来

采访中,洛南县移民办主任周建国欣喜地告诉记者,2015年,全县移民搬迁工作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挑战,全县将围绕精细化管理和城镇化建设,计划实施搬迁2800户11200人,规划集中安置点10个,集中安置2772户,占地面积420亩,建房面积29.6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截至目前,规划的10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主体在建1480户、主体完工800户。在设施配套方面,将按照“小型保基本、中型保功能、大型全覆盖”的原则,加快推进水、电、路、讯等“小配套”和幼儿园、学校、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护坡挡墙等“大配套”建设,确保设施配套到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回顾过去,迁安致富,百姓安康,城乡共荣。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重锤敲鼓,跃马扬鞭。2015年,洛南县委、县政府将以群众安居为己任,以增收致富为核心,以民生幸福为目标,不屈不饶,上下求索,奋力开启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的新篇章,一个“更加富裕、更加和谐、更加美丽”的洛南必将在陕南大地崛起。 

洛南县灵口镇移民安置小区
洛南县灵口镇移民安置小区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