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近年来,蛟河市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建用并举,扎实有效地推进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实行城乡联动,夯实基础。蛟河市把城乡文化建设列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文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每年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街也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合力推进文化建设工作。由蛟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人、财、物上,做好统筹安排,齐抓共管,城乡联动。
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建用并举。近年来,蛟河市紧紧依托现有公共文化资源,设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打造社区、乡村文化,以各类文艺协会、团体为主导,汇聚城乡居民,开展读书、比赛及各类文艺演出。以公共文化场所为阵地,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挖掘地域特色,培育典型。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的平台作用,全面实行免费开放。组织专业文化艺术团体开展集中培训,开设写作、声乐、摄影、浪木根雕、关东秧歌等培训班,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30次。开展送文艺节目、送文化辅导、送科学技术、送实用图书、送公益电影到基层的活动,与群众互动,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免费为每个乡镇街文化站订阅了《中国文化报》,在《蛟河文艺》上,刊载群众创作的优秀文学文艺作品。目前,打造城乡精品文化队伍30支。培育了乌林乡友谊村、松江镇插树岭村10余个具有蛟河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院典型村。
截至目前,蛟河市高标准建设了占地29200㎡、建筑面积6516.75㎡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完成7个街道文化中心、14个城市社区文化室,配备了音响、演出服装、电脑、书柜、体育器材等文化体育设施2000余件(套);建成农村文化大院200个,行政村覆盖面近80%;建成文化广场80个,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69个;建成农家书屋256个,配备图书30万册,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