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民俗专家 :“关中社火是越来越好看了”

2015-3-4 11:15:00  来源:西安日报  进入论坛

  昨日(3月3日),长安区杨庄街办的杨庄村、营沟村、高山庙村村民们以耍芯子社火、锣鼓、扇子舞等形式走村串巷打擂台,展示农民祖祖辈辈传承的民间艺术。(记者 李福民 摄)

  ■记者 肖雪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关中民间社火迎来了最热闹、最红火的时候。关中民间俗语说,“新春乐,敲锣打鼓耍社火”,从初七、初八开始,迎城隍、牛斗虎、牛老爷、舞火龙、马踏青器山等各具特色、风格不一的社火就在关中各地上演。户县、长安、临潼、周至,各地村民变着法的使出绝活,让本村的社火新奇好看、吸引眼球。这场“民间狂欢节”在有的地区会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人们借着社火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记者近日采访了陕西的文化学者、民俗专家,请他们解读了关中社火的热闹与门道。

  热闹 无言的戏剧、流动的杂技

  文化学者阎成功多年研究陕西地方民俗和民间文化,他告诉记者,关中与春节有关的民间艺术非常丰富,但最热闹、最受人们喜爱的还要属耍社火。社火又称“射虎”,在古代典籍《管子·乘马》里曾说:“方六里,为社。”即方圆 6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有学者考证,社火是古代祭祀土地神和火神活动的延续,阎成功说,“关中社火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据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社火的形式。”

  从广义讲,关中社火包括了舞狮子、龙灯、秧歌、高跷、芯子、竹马、旱船、大头娃娃、民间锣鼓等各种民间艺术,但从狭义讲,关中地区的群众习惯将芯子称为社火,这也是耍社火时最常见的形式。芯子将铁棍锻打弯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表演时把化了装、身着戏装的儿童固定在铁棍上摆出各种造型,由人们抬着游行。

  阎成功介绍说,关中地区的社火根据其表演形式可分为造型社火和表演社火。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如平台社火、高芯社火。一层人的称为平台社火,两层以上的才称为芯子,有些高芯社火多的达到4层,抬起来高达10多米。而表演社火主要是在进行的过程中做表演,如牛社火、马社火、车社火、背社火等。“背社火是将社火架子和表演者绑在一个人身上,背的人要踏着锣鼓点边跑边舞。背上的表演者通常都是小孩,他要和背架人共同完成一个戏剧事故,上下呼应,更有一番情趣。”研究了多年社火,阎成功给社火做了这样一番总结:无言的戏剧、流动的杂技、高空的舞蹈、鲜活的雕塑。

  门道 内容化装服装都很讲究

  据专家介绍,社火的内容一般都是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传奇改编的。现今的社火节目中有《轩辕黄帝战蚩尤》《神农氏拿野苗》《禹王治水》《药王收五脏》《白蛇传》《三娘教子》《铡美案》《杨家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比如周至楼观台脚下八家庄的社火“牛斗虎”,就是根据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所改编。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告诉记者,在耍“牛斗虎”时,不仅牛有36式动作、虎有72式动作,就连耍社火的人也需要有相当的红拳基础,才能耍得好看、精彩。

  耍社火都要化装、画脸谱,在勾画社火脸谱时,关中社火也保留着一些奇特的习俗。如三国蜀汉大将关羽因“忠、勇、义”而被作为神灵来崇拜,所以表演社火时由谁来扮演关公就备受村民关注。“扮演关羽的这个人必须是当地威望最高、最受大家尊敬的。给他化装,也极其庄严。化好装后大家都会对他顶礼膜拜,妇女还会抱着孩子请‘关老爷’摸顶祝福。”而长安候官寨的“牛老爷”社火,则讲究“牛老爷”身穿清代官服,披着蓑衣、骑着黄牛巡游报春。王智说,“牛老爷是个官民结合的形象,因此他的服装也是官服和民间装扮的结合。”

  关中社火已经延续千年,但并非一成不变,阎成功说,现今的社火在内容上摒弃了许多封建、迷信的剧目,增加了时代特色,化装技巧上也更精致、更讲究,从其他舞台艺术形式中借鉴了一些化装手法,再加上服装、道具的更新,“关中社火是越来越好看了!”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关键词:牛斗虎 清代官服 红拳 民俗专家 关中地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