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原标题:区域联动 好戏不断——河北文化惠民渐成新常态
本报实习记者 杨国勇
“爸爸,今天博物馆里怎么这么多‘羊’啊?”“因为今年是羊年啊!羊是吉祥的象征……”3月1日,记者在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市的河北博物院内看到,虽然春节假期已经结束,但人们外出游玩的兴致却没有明显降低。春节期间,由河北博物院与中国文物报社等多家单位共同策划举办的“九九阳春——乙未新春羊文物图片联展”,在向广大观众阐释羊文物历史悠久、浓郁厚重的艺术价值和精神意义的同时,也传递出浓浓的民俗年味。
用主题突出、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唤起人们满满的年味记忆,营造浓厚的年味,让群众过一个热闹年、开心年、文化年,是春节期间河北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的一个鲜明特点。记者从河北省文化厅获悉,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河北各地各级文化部门分别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非遗展演活动。其中,河北省级部门安排了“欢天喜地闹元宵”河北省非遗展演、“记住乡愁——第七届河北省民俗摄影大赛”“我们的节日·春节”——河北非遗网络主题活动等重点文化活动,石家庄等设区市、定州等省直管县(市)也举办了中国木版年画展、农耕与民俗展、迎新年非遗展等民俗主题展览及各类展演、展示活动。
专场文艺演出、文化政策讲解、免费赠送图书、义务书写春联……日前,石家庄市201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该市灵寿县启动。虽然当天最高气温只有3度,但丝毫没有影响到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活动现场挤满了人,十分热闹。
石家庄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樊振宇告诉记者,春节期间,石家庄组织了文艺家协会、文艺院团、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的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到社区、乡村、厂矿、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广泛开展送演出、送电影、送图书等15类20余项活动。
在承德,当地文化单位也陆续推出首届塞外歌王争霸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演唱会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
据了解,今年河北省文化厅将继续发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专项经费作用,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走进美丽乡村”惠民演出等多项重点文化惠民活动,预计实现省级组织文化惠民演出1000场,各市、县组织文化惠民演出5000场。
节日期间,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平常时节,文化活动依然精彩。这是河北省着眼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持续强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使文化惠民逐渐成为新常态的一个真实写照。在河北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齐大伟看来,目前形成的河北文化惠民新常态至少有3个特点:从时间跨度看,文化惠民活动基本贯穿全年,实现了“月月有大戏、周周有演出、节庆日有专场”;从节目内容看,歌舞、相声、小品、戏曲等多个艺术门类齐上阵,能较好满足各年龄段群众的观看需求;从参演人员看,从以往单一的专业演员演开始向专业演员、业余演员与群众同台演转变,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成为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补充。
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联合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也成为河北文化惠民的一大亮点。春节前夕,唐山市文广新局联合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和天津市和平区、河西区、津南区文化部门,在乐亭县举办了“京津冀区域文化交流联动”——李大钊故居纪念馆送文化活动。活动不仅奉上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精美的书画作品,还让当地群众有机会不出远门就能一睹京津冀三地艺术家的风采。此外,根据《京津冀三省(市)群众艺术馆(中心)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河北省群艺馆也将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文化志愿者、优秀社区文艺团队、地市(区、县)文化馆演出队伍等演出力量的作用,广泛开展以惠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展览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共文化发展繁荣带来的实惠。
文化惠民,光有惠民演出还不够,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能少。记者从河北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了解到,今年河北省除了继续推进各级各类文化场馆建设外,还将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河北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建立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组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并适时召开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从3月5日起至27日,河北省文化厅将组织人员赴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等20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市、区)开展验收工作,实地调研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