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路遥,陕西文坛一个沉甸甸的名字,并留下沉甸甸的巨著《平凡的世界》。近三十年来,这部作品依然温暖着、慰藉着无数“角落里青年们”柔软敏感的心灵。因为电视剧的热播,外界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路遥身上,聚焦在陕北高原那一片平凡的世界中。昨日,在由中国散文学会等主办的“告诉你一个不《平凡的世界》”文化研讨会上,诸多与路遥生前有过关联的文学名家汇集在西安,追忆路遥生前的文学时光,思索文学对浮躁社会的现实意义。
生前咽下太多生活的苦水
路遥是罕见的用生命去写作的作家,这也注定在文学这条道路上,他会吞下太多常人难以吞下的苦水。著名作家红孩表示,这次研讨会的来宾有领导、有专家、有路遥过去的同事、有他的观众、有他的读者,每个人都怀着对路遥的感情而来。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作家周明讲述了一个关于路遥的故事,令全场动容。
周明表示,虽然《平凡的世界》出版至今已经26年,仅十月文学出版社近7年间就发行了200万套,特别是在大学期间读书的排行榜里面排第三。周明认为,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这部作品是不朽的,路遥是我们陕西的骄傲。
可作家灵魂的高傲与现实的困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1983年,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获奖,可作家连到北京领奖的路费都没,是弟弟给他东拼西凑凑了500元钱。1988年,《平凡的世界》获得茅盾文学奖,这次路费总算是有了,可他想买100本书送朋友,却没有这笔钱。“他得奖之后心理很复杂,一方面是高兴,第二方面是没钱买书送人,后来他弟弟千方百计给弄来了钱,对他说你不要再得什么奖了,再得奖我就找不来钱了。路遥埋怨‘这狗日的文学!’现在回忆起来,依然满满的辛酸。路遥今年逝世26周年,这部作品又诞生在陕西,这样的活动西安举办有着特殊的意义。”
永不服输不向生活低头
不妥协、不低头、不服输,这就是作家路遥的生活信条,他这短暂的一辈子,一直跟自己、跟文学在较劲,无论周遭环境再恶劣也坚忍不屈。昨天,著名文学评论家李炳银提及路遥感慨不已。
1978年底,全国中篇小说开始评奖,这是李炳银第一次和路遥接触。在评选的过程中有人对路遥的作品提出意见,说写得太乱,没有获奖可能性。在评奖之后的研讨会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情,开会的时候人来人往的,有人不小心把杯子掉在地上摔碎了,会上一位作家便奚落道“这么惊心动魄的一幕”(《惊心动魄的一幕》正是路遥获奖小说名字)。会开完了,路遥私下跟李炳银说:“我总有一天写出好作品超过他,让他看。”不久,《人生》就写出来了,再后来又有了《平凡的世界》。
著名文学评论家阎纲对自己第一次见路遥的情景至今难忘。“简直土得掉渣,没想到就这么个土包子把中国文坛撼动了。”当年写《平凡的世界》的时候,阎纲路过西安去看路遥,“他抽的是劣质烟,可临走的时候,送我三盒好烟,我当时很感动。他是付出了生命,让劣质烟把他燃烧死了,1990年他还让我给王蒙带话说‘你是胜利者’。”
《平凡的世界》掀起荧屏巨浪
在诸多专家学者看来,路遥虽然刚刚活到42岁,人生的时间很短、很惋惜,但他为我们整个社会做出的贡献已经不能用他的年龄长短来衡量。这次电视剧热播,在全国范围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作家将对人生、社会的感知融入其中,给人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启示都是非常深刻的,路遥的作品给那些弱势的群体、基层的群体指出了一个方向,给予他们极大的精神力量。
作家雷涛认为,《平凡的世界》揭示的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平凡的世界》这个电视剧的热播、热议,一定会远远高于《人生》的评价,道理很简单,“今天的年轻人觉得《平凡的世界》的人格离他们更近,他们读起来、观看起来更亲切,更能身临其境。”
电视剧的热播,也依赖于一剧之本的水准。红孩介绍,作家葛水平与陕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平凡的世界》之前她改编的电视剧是《最后一个匈奴》。文化学者张培合表示,葛水平能够把这样一部厚重的作品搬上电视荧屏,让更多的人来分享这样的精神大餐,是很有价值的。没有这样的一种生活体验,想编到这个水平不可能。纸上得来终觉浅,她有这样的生活阅历才能编出这样的剧目,把这么厚重的作品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