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笔者近日到华北某省一个村子走访时发现,村里综合文化中心建得非常气派,图书室、器材室、活动室一应俱全,硬件水平堪称“五星级”。但一圈走下来,却发现电子阅览室的电脑上落着灰尘,图书室外借本上人名寥寥,甚至很多基层百姓喜爱的锣鼓家什也崭新如初,罕见用过的痕迹。村委会负责人直言,作为文化建设方面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村里的相关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其功能确实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近年来,国家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高度重视,出台政策、投入资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一些地区对文化建设的认知仍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阶段。似乎硬件水平达标就大功告成,而平时的文化中心却大门紧锁,让想进去的群众吃闭门羹。一些基层干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好了,村庄自然就和谐了”,这其实仍是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建设和谐新农村,提高农民的收入固然重要,但并非全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告诉我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会日益强烈。以前三五个人的戏班子就能“逗乐”全村人,现在显然行不通。为百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想让文化硬件设施这层“面子”物尽其用,关键还是要看有什么“里子”——高质量、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包括提供了什么书籍、组织了哪些活动、文化设施能不能常年开放等,这是基层文化建设中极为关键的具体内容。
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基层政府职能定位偏差等,决定了农村文化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在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各地应少一些“面子”工程,把钱花在刀刃上,下大力气充实基层文化阵地的服务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