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乡村教育忧虑与思考

2015-3-11 7:59: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节日,每次回家过年,父母总会在家门口等我。今年,由于三十值班,初一中午才赶回家。可是,在家门口迎接我的只有母亲。“父亲呢?”我急忙问母亲,“去哪儿了?”“等着急了。”母亲说,“去学校转悠去了。”一提起变成教堂的村小学,我心里便不是滋味。学校是乡村孩子增长学识、走向未来的殿堂,怎么变成教堂呢?

村小学虽然朴素,但它方便、安静、安全、温暖,在我心里播下追求理想的种子,我对它充满眷恋之情和感激之情。小时候,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督促我和弟弟们努力学习,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今,父亲虽已年近八十,但对消失的村小学念念不忘,“有一个孩子,就办一个孩子的学校嘛。有学校的村庄才有味道啊。”我知道,父亲所指的味道,是指文化气息。

以村、镇中小学为主力军的乡村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曾发挥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当中,盲目的撤点并校导致村小学一个接一个消失,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乡村教育陷入困境。

我的家乡罕井镇是一个比较大的乡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56992人。罕井镇初中仅有70多个学生,但教职员工与学生人数差不多持平。几年前,罕井高中新建了现代化教学楼、学生食堂、综合活动中心、学生宿舍等几栋全新的大楼。但是,楼群还未使用,高中却被撤并,校舍留给了初中。

罕井镇的大部分村小学人去楼空,一些学校大门紧锁,一些大门洞开,建筑破损,还有一部分被挪作仓库,或者变成教堂等。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新农村建设逐步而有序推进,然而,乡村学校呈现荒芜、凋敝状态,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等现状令人担忧。

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文重教的传统代代相传。教育在乡村不可或缺。乡村教育不仅发挥着基础教育的功能,还发挥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乡村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它还是一个具有深厚文明底蕴的文化概念。失去乡村教育,乡村就是一片没有灵魂的文化沙漠,人就会成为无根的飘萍。缺少乡村教育,乡音、乡情、乡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此外,乡村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新农村建设不光是物质富裕,楼房漂亮,马路宽阔,丰衣足食,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文化内涵,乡村文化教育恰恰是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柱。

为此,我有以下思考,应加大农村教育投资,促进均衡城乡优质资源分配,达到城乡教育水平相对平衡。建议如下:第一,利用网络资源改善教学水平,通过电化教学,使乡村学生能够听取优秀教师的授课,随时接受课外辅导。第二,城乡教师和学生定期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使乡村师生能够享受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也使城市师生深入了解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队伍。第四,提倡学校对学校,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的一对一帮扶。第五,调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农村教育,参与农村教育。发挥全社会的教育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村教育多样化,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进步提供多样化的元素,使乡村教育永续发展。

此外,还应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建议如下:第一,学校可以作为民众聚会、读书、听书、听讲座、娱乐和文化教育的公共场所。第二,富余的教师到乡下开展科普活动、时事政策等宣讲活动,使学校最大可能地发挥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功能,达到团结民众,教育民众,提高民众思想文化水平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乡村学校是乡村孩子追寻梦想的乐园,也是乡村文化的象征。促进新农村建设,践行中国梦,乡村教育不可或缺。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