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原标题:KTV业“唱衰”为哪般?
吃饭、唱K、刷夜是无数“70后”、“80后”热衷的聚会方式,然而这一方式在如今正慢慢改变,唱K已经逐渐地与他们渐行渐远。前两天,号称京城第一家的钱柜KTV朝外店“将于2月1日中午12时结业”的消息在各大网站上刷屏,《钱柜,再见!》等文章也在笔者的朋友圈被多人转发,许多网友纷纷“十分惋惜,难说再见”,感慨KTV的夜晚承载着自己“无处安放的青春”,甚至还有许多人在1月31日前后去唱“告别”之歌,送钱柜朝外店“最后一程”。笔者了解到,这并不是KTV行业第一次关闭门店了:不仅北京钱柜的首体店、雍和宫店先后停业,其在2008年时全国的18家门店如今只剩6家(北京1家、上海3家、深圳2家);与钱柜朝外店同属一个商圈的麦乐迪也在2014年停止了K歌的脚步;另外,曾在北京中关村、国贸和双井有着多家分店的另一老牌KTV乐圣也难逃关门歇业的命运……
据业内人士统计,2008年时钱柜朝外店跨年夜单日的营收曾高达78万元,周五的收入也在30万元左右,但如今客流量只剩20%,整个KTV行业的营业收入则至少比之前减少15%以上。一时间,许多人不禁叹喟:KTV业走到了尽头!在微博上还有网友一边关注KTV门店关闭的新闻,一边发问“为何人们很少去KTV”。那么,曾经富丽堂皇、车水马龙的KTV为何风光难再?人们为何唱衰曾经火爆一时的KTV业?
缺少想学唱的歌
一说起KTV是怎么衰落的,很多网友表示现在的自己学新歌的欲望并不强烈,特别是学如今流行音乐的动力“远不如从前”。网友“杨樾杨樾”发文说“音乐最终的传播价值是被媒介送到受众手上之后由受众自己去传播,KTV就是实现这种终极传播的地方”,但“KTV死,就死在市场上没能像90年代一样不断冒出让普通人有学唱冲动的流行作品”;网友“meimei72”也认为现在的流行音乐“没什么好听的新歌了,每次把豆瓣FM调到新歌类,都感觉不好听。”
毋庸置疑,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流行音乐早已经成为娱乐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之一,并以其通俗易懂的歌词、琅琅上口的旋律在KTV里备受欢迎,在广大歌曲爱好者心中形成一种时代的审美意识形态。但随着流行音乐价值的商业化进程,艺术价值优秀的作品并未“芝麻开花节节高”,反而出现文化立场的动摇:粗糙的包装制作和大肆的网络炒作成为流行音乐生态的一面;急功近利的心态左右着部分流行音乐人的创作,作品创作力出现减退的苗头;盗版尚存、行内丑闻不断等问题导致很多流行音乐作品在艺术上萎靡不振。
“不同时期流行音乐对不同时期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不小影响,所以年轻人更喜欢通过欢唱来表达自己,KTV无疑是首选场所。但如今我们在包房里选唱的依然是多年前的歌曲,网络口水歌、神曲反而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新浪网友“弋涯Kyle”说道,“新歌没意思,老歌唱的次数多了也就少了新鲜感,所以就很少K歌了。”他认为,KTV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一群朋友在包房里共同吼着高品质音乐的热烈,“只是现在这种热烈越来越清淡了,KTV没落也说明高品质流行音乐的不济。”
顾客心态和选择发生变化
“70后”的白女士当谈到钱柜门店的关闭时说,读书时曾和同学们热衷于在KTV包间刷夜,当时被称为“麦霸一姐”的她几乎每周都会拉朋友同去K歌,近几年结婚生子后,工作和家庭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反而很少去了,“现在也就春节同学聚会时去吼两嗓子,普通休息日多去城郊徒步或待在家里。”10多年前KTV如火如荼地发展时,“70后”、“80后”或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或在学校读书,青春正浓的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和心情去追求当时“潮爆”了的KTV,而在家庭、职场上拼搏多年后反而减少了当初的K歌热情。
“那时候能去玩的地方也不多,KTV、网吧之类的也是刚兴起,大家都愿图个新鲜,还能释放自己。”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张子豪告诉笔者,“钱柜朝外店刚火起来时价钱并不便宜,朋友圈里有谁去玩一趟那就是‘土豪’,但后来越来越多的小K歌店倒是让我们‘欲罢不能’,而且当时三里屯、后海、五道口等地的酒吧、夜店还不像现在这么繁华,那时候可以消遣的地方不多。”但是近五六年大家的选择多了起来,KTV的吸引也就不如从前了。
的确,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文化产业在市场中的分量愈发重要,人们的休闲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密室逃脱、户外烧烤、滑雪、游乐场、DIY手工艺品、温泉洗浴等集体活动和酒吧、夜店等场所成为眼下“90后”、“95后”中学生、大学生的选择,娱乐产业原有的目标顾客被分流。再加上KTV的运营模式多年来缺少大的创新和改变,故而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下滑。
“其实很多歌曲并不适合大家一起唱,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的话总会有几个人在包房里‘落单’当听众,不如其他活动能让我们所有人都同时参与。再加上有的朋友天生就不喜欢唱歌,所以也就去得少了。”大一的学生杨明说,现在唱吧、9158等K歌软件不仅录歌方便、便宜,而且也能与好友互动,还能同步出现自己的影像,不出家门便可与同好者互相交流,“还有一点就是唱吧等软件的新歌更新很快,这点远胜于KTV。”
KTV自身经营的“罪与罚”
正如前文所述,KTV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经营模式却始终没有太大变化。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KTV门店业主称,音响设备为主的硬件换代和装修、服务的转型、提升并非易事,“通常来说,隔3年进行一次重新装修方才可能紧跟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脚步,但这一来投入人力财力过大,二来需要歇业并观摩预测市场走势。再加上如今歌单更新所需的版税投入也越来越大,很多KTV的店面营收都不理想。”
另外,在具体的营销方式上,KTV自身也值得让人深思。笔者在糯米网、美团网、聚划算等知名团购网站上发现,很多门店纷纷推出各种低价打折套餐,甚至有6元一小时的欢唱券和9.9元工作日4小时的欢唱券。“现在门店彼此竞争,大家都采取团购等低价策略,不做就失去价格优势,做的话就减少利润,有时候就没盈利。”该店主表示,同行间的价格战也让彼此不堪经济重负。
据了解,大多门店还存在经营转化脚步比较慢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电商“竞技”已成为市场经济繁华的一幕,然而一些门店尚未与互联网很好的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模式、App体验预订等方式还为在业内全面开花,如何在低价经营模式中打开个性化的市场、如何在市场潮流中给顾客新鲜别致的娱乐享受、如何在市场经营中树立文化品牌保持生命力依旧是KTV行业甚至整个娱乐文化产业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