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养蜂员李王贵:甜蜜事业的领舞者

2015-2-9 10:16:00  来源: 三秦都市报 - 三秦网   进入论坛

62岁的李王贵是佛坪县长角坝镇东河台村一位“资深”的创业者。31年前,他从中蜂养殖新技术开始学起,大胆试养、改良中蜂(即中华蜜蜂),先后组织成立了东河台村养蜂专业合作社、养蜂专业技术协会,带领蜂农共同致富奔小康,蜂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成为当地有名的“蜂王”。

1983年春,李王贵在参加集体生产队的劳动之余,看到满山的花草资源,想到了从小和父亲学的养蜂技术,最终决定要把这“老本行”拾起来。当时,在汉中地区畜牧兽医中心技术专家华旗旋的传授指导下,他学起了中蜂改良技术,认真记下每一个细节,怎样分蜂、如何“过箱”、何时取蜜……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直到弄明白才肯罢休。通过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他养的40箱蜂当年喜获丰收,产蜜800多公斤,纯收入1500元,喝了养蜂的“头啖汤”。

2005年,李王贵从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养蜂事业中。他说,每年3月到7月是养蜂最忙的时期,早春繁蜂、仲春分蜂、夏季取蜜都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每天从早到晚“扑”到蜂上,加脾、奖励饲喂、人工分群、防治中蜂病虫害……忙得像陀螺,整个人从骨头里都累酥了。但是,看到取得的一份丰厚收入,自己的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李王贵养蜂规模达130箱,取蜜1300多公斤,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养蜂技术、蜂产品质量及养蜂产业品位提升等方面均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整合资源,提高蜂农收益,2011年,李王贵组织成立了东河台养蜂专业合作社。在养蜂过程中,合作社成员互相帮助,交流养蜂技巧,让养蜂事业从单打独斗走向了抱团作战的新路子。目前,社员户数35户,养蜂规模达1500箱,占全村养蜂规模的90%以上。同时还注册了“李王贵土蜂蜜”商标,有利于提升产品品牌效益。

2014年,李王贵争取县农业部门的支持,投入30万元,新建了蜂蜜加工厂,建设了蜂蜜提取车间、化验室、办公室,购置了精滤机、灌装机、洗瓶机、循环消毒柜等设备、仪器,为“李王贵土蜂蜜”通过QS认证创造条件。

“一人富不算富,带领乡亲齐致富。”李王贵掌握了养蜂技术,走上了富裕路,就主动当起了乡亲的技术顾问,为大家免费提供蜂种、养蜂技术、代销蜂蜜等服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中蜂病害防治等难题,引导村民发展养蜂产业。本村一组村民庞国成以往一直用传统老式圆桶养蜂,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量低,李王贵为其提供新式蜂箱,并义务帮他进行中蜂改良“过箱”后,采用活框养殖,蜂群迅速发展到80多箱,年取蜜1000公斤左右,纯收入七八万元,产蜜较改良前翻了两三番。三组贫困村民李崇林过去几乎没有半点经济来源,李王贵就鼓励他多养蜂,经过数年苦心经营,他的养蜂技术日趋成熟,养蜂80多箱,每年收入可观,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多年来,李王贵带领本村及周围10多户群众通过养蜂走上致富路,先后获得了市级“党员示范标兵”、“农村优秀选拔适用人才”、县级“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全村养蜂户有40余户,养蜂1562箱,其中党员示范户8户,辐射带动群众发展养蜂37户、1500箱。他自豪地说:“我今后要更加带领乡亲发展养蜂,让更多群众过上像蜜一样甜的日子!”胡贵军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