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5-2-8 8:47: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在去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近两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然而重视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强调动手能力的高职院校却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持续攀升。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推进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成果比较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而言,许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构成等方面仍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脱节,导致学生理论脱离实际。学校专业设置与职业没有紧密结合,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关就业能力的认识也存在较大认知差异,这也是造成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不足,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不足,不只反映在专业技能上,综合素质不强也是制约其就业的关键问题之一。部分高职院校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综合素质不高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及个人发展。目前,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二是高校对市场反应的速度与能力不强;三是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工作职责简单,素质要求不高、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较低。

高职院校如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一是科学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目前,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问题,解决此失业类型的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高职院校的专业重置率较高,热门专业报考学生多,学校对专业供应量如果不加以调控,很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高职院校应紧密切合市场需要,科学调控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合理调控专业人才供应量,不断提高人才质量,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对接,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二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尤其是健全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增强学生对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把握,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顺利对接。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的机制,并不断适应社会需要及变化,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新要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高校要在一般课程中,融入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共同协作完成指定工作,以培养学生的领导、管理、沟通、责任感等就业技能。并努力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主要内容相统一,将专业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联系,使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相配套。

三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工作过程的定义是在企业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特点就是能够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另一方面学生的操作技能更符合企业岗位需求,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成整个工作过程,有助于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结构,促进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发展。

四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要建立起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通过建立工地课堂、项目化教学、资源共享,大力推行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作不应是阶段性、浅表性、短视性的合作,应该是长期性、延续性、互利性的深度合作。一方面通过订单式、对接式、储备式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培养方案,为企业培养出优秀人才。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引入企业先进技术和理念,紧贴企业需求,瞄准行业需求,深化内部改革,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五是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双证书”即要求学生毕业时不仅要拿到学历教育的毕业证书,同时应取得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要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学校培养既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又掌握了相应专业技能,增强了岗位适应能力。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

六是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理想是创业的强大动力。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据调查,近年来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均远高于本科。可见,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已经走在了前端。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就业思路,应该大力提倡。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将创业教育列入教学培训计划,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强化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跟踪指导的“一条龙”服务。高职院校应该把自主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突破口,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学生就业工作。

(作者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