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原标题:找准“新常态”下文化改革发展新定位
原标题:找准“新常态”下文化改革发展新定位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快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以新的文化理念认识新常态下的文化发展环境,以新的发展方式适应新常态下的文化转型,以新的精品力作引领新常态下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改革新思路和新意识破解文化发展难题,以法治新思维和自我革新的新勇气努力提高依法治文的能力和水平。
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新常态中的文化改革发展新定位
(一)以新的文化理念认识新常态下的发展环境
认识新常态下的文化发展环境,就是立足文化建设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充分认识当经济建设发展方式转变以后,必然渗透影响文化发展理念与举措;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的条件下,文化发展的政治经济生态必然改变。新常态下的文化建设就是要真正回归润物无声,在“心灵上搞建设”,坚守核心价值,传承优秀文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基层。就是要在新常态的大格局中,培养认识文化新常态的大智慧,努力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推动文化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推动文艺繁荣从“高原”走向“高峰”,促进文化结构优化而不是同质繁衍,加快文化创新驱动而不是简单的“要素驱动”,改变千篇一律、抄袭模仿现象,解决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问题。只有以新的理念把握经济新常态下的文化定位,才有可能逐步确立自身的文化新常态,才有可能在高原上崛起高峰,在春季里鼓荡春风,筑牢文化建设新常态的认识论基础。
(二)以新的发展方式适应新常态下的文化转型
推动新常态下的文化转型,就是要着眼于文化的结构优化,通过深化改革调整文化生产方式,采用科技手段促进文化服务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扩大文化覆盖面,增强文化渗透力。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提升文化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引导广大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通过建设对外文化交流贸易平台,提高四川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以产业之利和市场力量扩大巴蜀文化影响力。
(三)以新的精品力作引领新常态下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精品力作引领新常态,就是以艺术之美感染人心,发挥文化建设的本质功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个高度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用艺术的手段和方法化解新常态下的精神文化焦虑,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美学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促进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时代精神,体现巴蜀风格,凝聚四川力量,不断引领人民精神价值追求。
二、以清醒的文化自觉,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中的文化改革发展新使命
(一)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文化小康的核心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全面小康中,精神生活小康与物质生活小康同等重要。要从政府供给方面满足基本文化需求,要从市场供给方面满足多样化、丰富性的文化需求,更要从精神生活方面,提供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文化产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具有高质量文化水平的小康,具有高度幸福感的文化小康,确保本省与全国一同建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全面小康社会。
(二)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地位
在“五位一体”的建设中,文化为魂,价值引领贯穿始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工程中,文化改革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核心目标,着力抓住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两个关键环节,着力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现代文化市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对外文化传播、文化政策法规五大体系,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全面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推动本省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依法治文能力水平的保障作用
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依法治省、建设法治四川的具体要求,强化法治意识,提高对“法定责任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认识,准确把握法定职责与法无授权的辩证关系,勇于负责、勇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防止“庸懒散浮拖”以及“推”,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四)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强化党要管党的执政追求
文化系统党员干部要成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主心骨,要真正做好表率、树立榜样,切实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位。
三、以务实的文化担当,牢固树立新常态下文化改革发展新思维
(一)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强化文化系统干部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政治任务,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讲话精神成为行动指南,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改革思路和具体举措。要围绕四川省委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紧密联系文化工作实际,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文化建设各个领域和环节,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二)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
抓住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文化生产力这一关键,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案》,完成年度改革任务。加快政府文化部门自身改革,健全依法治文、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推动政务公开,建立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五公开”机制。
(三)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导向意识、精品意识
以组织和参与首届四川艺术节为契机,围绕重大题材加强创作生产,打造文艺精品力作。切实改变“重评奖、轻评论”的旧习,加快文艺评价体系建设,引导艺术创作价值取向。实施地方戏剧曲艺扶持发展计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大艺术惠民力度,推动艺术创作生产繁荣发展。
(四)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群众意识、建设意识
抓住贯彻中央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这一重大机遇,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制定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十三五”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
(五)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坚守意识、阵地意识
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坚守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和核心价值阵地,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点文物抢修工程,推进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办好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六)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
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这一发展主题,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简政放权优化市场环境,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扶持创意小微文化企业,加快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并重,以文化之功塑造四川形象。
(七)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机遇意识、战略意识
抓住以“十三五”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谋划与编制这一契机,全面谋划、布局新常态下未来五年四川文化改革发展。
(八)牢固树立全面改革发展的法治意识、廉政意识
抓住贯彻落实四川省委《依法治省》和《从严治党》两个决定刚性要求,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抓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作者为四川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