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通体刷满红漆的中国式椅子,椅背上长出两棵长长的“鹿角”……这件名为《长寿椅》的雕塑作品,曾于去年作为国礼赠予马耳他。前日,在武汉合美术馆(位于洪山区野芷湖西路)开幕的“构物思迹——傅中望手稿研究展”上,湖北美术馆馆长、雕塑家傅中望通过手稿展示,“还原”了国礼的创作过程。
据了解,《长寿椅》创作于2010年7月间,曾“四易其稿”。在最早版本的草图上,椅子“长”在树上,树干是作品主体。后来,傅中望将椅子变成“主角”,又对椅子的造型做出微调,形似鹿角的树干从椅背一侧冒出,形成最终作品。而第一稿,也被艺术家做成另外一件装置《漆树》。
“最初考虑怎么把长寿和椅子这两个元素结合,”傅中望解释,鹿角是楚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鹿角立鹤”为大众所知。树枝的形状和鹿角很像,呈现生生不息的姿态,于是用这一符号表达对“长寿”的理解,也体现楚文化在当代的一种转换。
傅中望说,这一系列作品,他还做过《长寿床》等,采用的材料有金属、大漆等。
除《长寿椅》及其手稿外,此次展览,还展出傅中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100多件手绘画稿、泥稿,以及许多文献、影像。
策展人孙振华说,雕塑手稿是雕塑作品未正式完成之前的准备阶段,它凝聚了一件作品在艺术家头脑中酝酿、构思、成熟的思考过程。对艺术研究来说,手稿和作品,都很重要。
他认为,傅中望是中国当代具有标志性的雕塑家,他的雕塑手稿展现了中国当代雕塑由具象创作向装置、抽象化、观念化方向发展的部分历史过程。
展览将展至5月13日,市民可免费观展。配合此次展览,合美术馆还推出了3个品种的各100多件傅中望亲笔签名的版画衍生品,展览期间还将陆续举办相关的讲座、导览与美术馆课堂等公共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