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庆祝白月节的蒙古人。
白月节是蒙古国一年一度最为隆重而盛大的节日。白月节在蒙语中叫做“查干萨尔”,意思是“白色的月亮”。蒙古人自古以来崇尚白色,认为白色代表着纯洁、吉祥。据说这与蒙古人日常食用洁白的奶食有关,因此“白月节”也叫奶酪节。《环球时报》记者曾在蒙古国和传统牧民在蒙古包里一起庆祝白月节,感受原汁原味的蒙古国节日传统。
过年必吃“赫云包布”
跟中国春节时间大致相近,不过“白月节”是按藏历来确定日期的,由于在历法上存在分歧,每年蒙古人都会为究竟哪天是除夕而争吵。在白月节当天,记者一行一大早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出发,沿公路驱车4个多小时,然后拐向荒凉的原野,再行驶1个多小时,历经两次迷路,终于来到牧民巴特苏赫位于草原深处的家。巴特苏赫的家坐落在方圆15平方公里的私人牧场里,他有三女两男五个孩子,大女儿在首都工作,其余的孩子跟他住在一起。平时他们住在砖瓦平房里,但是白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他们一定要在蒙古包里过。当暮色降临,炉火熊熊,全家人聚在了一起,牛羊也回了圈,巴特苏赫一家七口的除夕晚宴便在蒙古包里拉开帷幕。这是白月节前夜,相当于除夕之夜。加上记者一行,总共有十几个人聚在20多平方米的蒙古包里,人声鼎沸。
除夕夜准备各种食物是很重要的内容。按照传统,一般家庭都要准备这些食物:赫云包布、乌赤(水煮全羊)、包子、饺子、肉饼,喝的要准备马奶、白酒等。记者跟随主人一边准备食物一边等待白月节的来临。赫云包布是用面粉和着黄油、牛奶油炸而成,味道浓郁香甜,是每家每户必备的过年食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外面购买赫云包布。全蒙古国制作顶级赫云包布的地方当属甘丹寺。它是蒙古国佛教圣地。寺庙外不远的一个低矮平房就是加工赫云包布的圣地,一般绝对不允许外人进入。记者几经周折,最终有幸进入内部一探究竟。
一推开工坊的大门,一股热浪裹挟着奶香、小麦香、油脂香扑面而来。工坊不大,分成几个单间,最为宽敞的是制作面坯的地方,这里全部是精壮的小伙子,只有一个身披红袍的长者来回巡视指点。他是工坊的负责人,他告诉我们,甘丹寺的赫云包布首先供给寺庙,其余的才对外销售。尽管工作人员每天忙十几个小时,可是依旧供不应求。人们通常认为这里制作的更为吉祥。从用料和做工来讲,这里的赫云包布都堪称顶级。事实上,赫云包布的生产在外人看来并不复杂,不过选料必须上乘,制作精益求精。通常由一个工人和好面后,制作成面团,第二个人将面团用模具制作成赫云包布,第三个人将其送去油炸。模具上的花纹有祥云、花卉等,寓意吉祥。
此外,蒙古人的年夜饭桌上,一定要摆放奶皮、奶豆腐等白色乳制品。
伴随朴素的宗教仪式
其实,除夕晚宴并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而是伴随朴素的宗教仪式。对牧民而言,牛羊是最大的财富,因此巴特苏赫一家会在吃饭前用冬季最肥美的羊肉祭拜神灵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按照蒙古的传统,首先要把羊的右后背最肥的部分切下来,然后分别敬佛、敬祖、敬火、最后还有一块肥肉要敬天,也就是通过蒙古包的天窗抛向空中。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全家人也换上了节日的服装,除夕晚宴正式开始。迎新年当然从喝酒开始,喝酒必有祝词。蒙古人新年祝词很长,每个人举杯前都要说上一长串。唱歌也是绝对少不了的。无论男女老幼无一拘谨,想唱什么都行,但巴特苏赫主要还是唱民歌。歌声悠扬动听极了,往往是一个人起头,然后所有的人便会一起合唱。总之唱完了一首,再换一首。在中国,大家通常是看春晚过年,看的是别人表演,缺少自己参与。在大草原上,记者和蒙古人一家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唱一边吃吃喝喝,感觉家的味道更浓。
新年早上祭敖包
一夜无梦,记者醒来时已经是次日清晨。睡眼惺忪中看见主人早已起床,全家穿戴完毕,表情谦卑恭敬,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见此情景,记者也赶紧穿戴好。天刚蒙蒙亮,大家分坐两辆车驶入茫茫草原,十多分钟后车在一个巨大石堆前停下来。
记者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敖包。巴特苏赫带领全家以及记者一行绕着敖包转圈,一边转一边向空中撒纸,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请求苍天赐福全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牛羊肥壮。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祭敖包。就在虔诚的祈福声中,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本报特约记者 巴 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