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2014年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实现“全覆盖”,图为在蓝田山区一所小学,孩子们享受到免费午餐
古城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洁净,离不开我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努力
如愿住进保障房让群众笑容满面,偏远农村村内道路硬化使出行更加方便,惠民演出让群众在家门口品味文化大餐,旅游“大礼包”让参观游览更为实惠……2014年以来,我市十项惠民实事工作稳步推进,治污减霾、农村宜居、保障房建设、放心食品、养老服务、教育惠民、文化惠民、旅游惠民等各领域亮点频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
截至2014年12月,我市当年惠民实事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天更蓝、水更清、生活更加舒适……群众身边的变化,让古城处处洋溢着幸福。
呼吸清新空气
促进人居硬件软件环境协同提升
“2014年,我明显感受到空气更加清新了,拍摄的照片也特别漂亮。”家住我市科技六路一小区的钟琪是一位数码摄影爱好者,手机、数码相机都是她的拍摄工具。2014年的最后一天,古城再现蓝天白云美景,这天清晨,她忍不住把镜头对准了身边的建筑、街景。“这一年,蓝天白云的景象很多,我的手机里存了不少这样的照片,经常分享给外地的朋友,我为之自豪。”
钟琪的感受,折射出了我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努力成果——在加快保障房等硬件设施建设、提升的同时,全力推动治污减霾等软环境的改善。截至2014年12月底,拆除燃煤锅炉477台,完成计划任务的136%;完成87台锅炉改造工作,完成计划任务的145%;33876户居民实施了煤改清洁能源,完成计划任务的112%……这些有力的举措,为古城空气清新提供了重要保障。
“能住进这样的房子,我特别欣慰,生活环境比以前好得多,全家人的精神面貌也改善了。”我市一位保障房住户告诉记者,新房子不仅格局好,建设品质也很不错,种种细节让他和家人体会到了政府的重视,感受到了温暖。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03239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向社会提供房源41254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02%;新开工棚户区(城中村)安置房面积183.57万平方米,占全年任务157万平方米的116%,完成21个村3.87万人的回迁安置工作,占全年任务2.8万人的138%。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同样是我市努力的重点方向。截至去年12月底,我市已完成103个村庄142公里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全年任务的103%;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建设12300户,竣工11392户,开工率615%,竣工率569.6%,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211处,解决了21.2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年任务的106%,完成农村改厕项目20000座。与此同时,我市实施移民搬迁8478户,共计3.24万人,11个社区(新建9个、扩建2个)以及79个集中安置点(新建59个、扩建20个)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启动建设目标的100%;全年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4.9万人,完成计划任务的114%。
老幼皆获实惠
学生营养获改善 养老服务更周到
老人和孩子,是社会生活中需要特别关怀的人群。我市2014年惠民实事工作的推进,让上述两个群体都从中受益。
“提高农村五保和城乡基础养老标准,2014年的工作任务已经完成。”据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市提高了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农村五保每人每年增加1200元至2400元;提高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惠及55万城乡群众。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我市在2011年以前,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部署,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随着市政府下发《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的通知》,我市从制度上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统一。
“但是,统一的水平仅限于缴费标准统一和经办流程统一,在待遇支付上仍存在城乡差异。”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种不同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80元,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120元,而且自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一直未对基础养老金进行调整。
改变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我市统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至130元,即: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在每人每月120元的基础上增加10元,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在每人每月80元的基础上增加50元。截至当年11月底,我市已有250.59万人参保,整体参保率达到99.77%;61.21万人按月享受养老待遇,待遇发放率为100%。
提升养老服务,也是我市惠民实事的重要内容。截至去年12月底,200个农村幸福院已全部建成,占全年任务的100%;8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全部建成,占全年任务的100%;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达到10120户,占全年任务的101%……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我市各相关区县结合实际,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的服务举措。譬如,碑林区、莲湖区依托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数以千计的老人提供养老信息服务;灞桥区、长安区、周至县、未央区等9个区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为4950户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日间照料等志愿服务。
在教育惠民领域,一个又一个的“全覆盖”,折射出了快速发展、惠及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的喜人场景。2014年,我市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截至当年12月底,230座学校食堂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其中竣工135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实现“全覆盖”,共覆盖学校1492所,惠及学生38.38万人,占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100%,占全市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48.99%,超额完成任务8万余人。与此同时,130所标准化学校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其中已竣工97所,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工程32所学校,完成全年计划的106%。
生活丰富多彩
“惠民演出”“旅游大礼包”广获赞誉
时光回溯至1年前——2014年元旦刚过,我市当年惠民演出活动就已抓紧筹备,为保证演出质量,我市推出了《千场戏剧惠民演出活动参演剧团竞争性遴选管理办法》,对参演团体资质和水准,以及软硬件设施提出了更加具体、明确、严格的要求,从演出资质、人员构成、设备状况、节目质量等方面全面衡量比较,逐一筛选。与此同时,各院团精心准备,认真编排,节目内容和形式较上一年度有了新变化。譬如,戏剧类增加了新创剧目,有的重新整理出传统本戏或折子戏参加演出;综艺类增加了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节目……
“现场欣赏演出和在家看电视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些惠民演出非常精彩,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传统节日以及创建文明城市等主题有机结合起来。”观看过上述惠民演出的市民党鹏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大家一起现场观看演出的氛围,这种氛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艺术更好地走进生活,让城市的文化气息更浓。
这一年,“相聚大明宫·共圆中国梦”春节文化活动精彩呈现,5家剧团连演10场秦腔、豫剧、歌舞、综艺等节目,为农历新春增添了喜庆氛围;在“五一”等重要节日,25家参演院团积极深入城乡村镇、社区,送戏上门;配合相关区县开展的“夏日文化广场”及传统庙会、物资交易会等活动,参演剧团带着秦腔、歌舞等节目,来到周至、户县、蓝田等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截至去年12月底,25家表演团体在全市500多个演出点共演出1177场,受益群众160余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17%。与此同时,完成农村电影放映36108场,受益群众611余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03%。
旅游“大礼包”的发放,让市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2014年,我市向本地市民(含游客)发放由景区门票、餐饮、住宿、演艺等多种类型旅游优惠券,以及20多个旅游景区免费门票组成的“惠民大礼包”,共计1.1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226%。这些携带方便、使用简单的“大礼包”,进一步加大了旅游便民、惠民力度,让市民更多、更广泛地享受我市旅游领域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饮食更放心
1.3万余户“小餐饮”经营环境提升
“西安的美食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名,我特别喜欢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品尝美食。2014年,最直接的感受是就餐环境更加整洁、干净,经营行为也越来越规范了。”36岁的市民张庆阳在我市工作、生活已近十个年头,他对这里的美食非常喜爱,对“小餐饮”经营环境的改善有着切身的体会。
在我市2014年惠民实事中,“小餐饮”经营环境改造提升工作备受社会关注。明确标准,这是我市改造提升“小餐饮”经营环境的首要任务。对此,我市提出了四项重要标准,即:信息完整,公示统一;标识规范,设施齐全;守法经营,操作规范;制度完善,落实有效。
有了明确的标准,各区县食品药监部门按照市局统一安排,以本辖区中心街道、交通要道沿线、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共确定了113个改造提升重点整治区域,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将改造提升工作任务进行细化,以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为单位,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思路,扎实推进“小餐饮”改造提升工作。
新城区对火车站、大明宫遗址公园等餐饮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以及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开展集中培训,对部分零散餐饮单位上门开展现场培训,累计培训持证“小餐饮”单位300多家;灞桥区印制食品留样、食品添加剂管理等8种制度,在餐饮单位餐厅“上墙”,形成公示牌制度墙,并将从业人员健康证排列贴于公示牌下方;高陵区重点围绕食材质量、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集中改造提升,对监管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碑林区对全区所有餐饮店实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动态等级店外公示制度”,并且积极探索对“小餐饮”行业新的管理模式……
从2014年3月25日到11月30日,全市共改造提升“小餐饮”经营环境单位13700户,完成1.2万户“小餐饮”改造提升任务的114.17%。在此过程中,检查“小餐饮”单位20833户(次),责令改正9534户,立案查处835户,依法取缔“小餐饮”360户。
如今,我市2014年惠民实事“小餐饮”改造提升任务已圆满完成,这些工作对进一步提高全市餐饮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今后,我市将再接再厉,积极引导餐饮服务单位采用透明厨房、敞开式厨房、视频厨房等形式,开展“明厨亮灶”工作,让消费者对餐饮服务实时操作过程一目了然,进一步实现“吃得放心”,继续改善全市的整体餐饮环境。
就业更顺心
精准细化扶持促进就业创业
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0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1万人的11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2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67万人的142%……
就业是每个人的大事,我市2014年惠民实事中,促进就业是重要内容。如果只看上述数字,您或许会感到抽象,然而,当您了解这些数字背后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和他们的故事时,就会发现,这些数字是具象的、温暖的。
丁晔,2013年10月参加创业培训,从事建筑幕墙安装项目,2014年7月贷款50万元;杨盼锋,2013年7月参加创业培训,从事奶牛养殖,2014年2月贷款45万元。他们是我市众多创业者中的普通成员,在创业初期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情况。然而,商业贷款较高的利率,以及相对严苛的条件和复杂的程序,使他们创业之路较为艰难。2013年,上述2人通过创业培训,分别在当年和2014年经由区县推荐申请创业贷款。我市相关单位根据考察结果,积极与担保公司、银行沟通协调相关问题,指导、帮助他们准备材料,在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分别为他们及时申请到额度为50万元和45万元的创业贷款。
“我一直关注创业,自己和朋友也正在为此而准备。2014年以来,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市推出的扶持举措更加精准、细化,可以说是‘有的放矢’。”我市一所高校大三学生谢佳告诉记者,他们打算毕业后正式创业,但初期肯定会面临资金困难,对此,他们认真了解大学生创业贷款的有关情况,对这项惠及广大大学生创业者的扶持政策非常关注,希望能够借此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事实上,高校学生关注的就业、创业问题也是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譬如,我市下发了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的细化操作文件,同时加大专项资金扶持,2014年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超过8.3亿元,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完善落实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性政策,组织实施基层就业项目,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开展专业性、行业性的供需见面会和网上人才交流会,为毕业生提供高效、快捷、权威的信息服务。截至去年11月底,当年市本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累计召开各类招聘会285 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1.68万个,参会人数超过30万人。
众所周知,创业能够促进就业。对此,我市注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等政策的统筹使用,促进创业政策与创业人群“无缝对接”,以大学生创业为突破点,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2014年以来,我市优化贷款程序,建立正常补充担保基金机制,协调1亿元解决担保基金不足问题,发放大学生小额担保贷款969笔16266万元。目前,我市认定创业孵化基地达31家,入驻商户1405户,带动就业23057人。
公共就业服务同样是我市关注的重点。对此,我市组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其间组织各类招聘会13场,帮助943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新增“零就业”家庭全部实现动态消除。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采取加强富余劳动力输出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两手抓、同步抓”的办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好地实现就业。
医疗更省心
“实时结算”让群众不再跑腿费力
“太方便了!在办理出院手续的同时,就能及时拿到保险款项。”2014年12月30日下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住院结算窗口,市民周东(化名)高兴地告诉记者,作为产妇的家属,他希望能有更多时间照顾母婴,“实时结算”帮助他实现了这一愿望。
如果在我市惠民实事的医疗领域评选年度高频词,“实时结算”可谓当之无愧,由此带来的便利惠及众多市民。仍以周东的情况为例,如果没有开展职工生育保险网上实时结算,他需要整理票据,并且前往相关部门提交材料,通常情况下,需要等待数月才能收到保险款项。“现在,根本不用跑腿费力,在医院的窗口很快就全部办好了。”
社会保障与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民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市2014年惠民实事中,新增住院医疗费用联网实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城镇职工省内异地就医费用即时结算、西安市职工生育保险联网实时结算是重要内容。截至当年11月下旬,全市年内新增职工住院联网医院87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0家的108.75%,全市累计完成职工定点医院联网已经突破200家,达到206家,居民定点医院已联网108家……定点医院联网覆盖面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了住院医疗费用医保结算效率,方便参保群众快捷办理入院、出院手续。
不仅如此,我市城镇职工省内异地就医费用即时结算工作,已完成了与安康市4家医院的异地就医结算联网,目前,已有8000人申请选择在上述4家医院异地就医。此外,我市还确定了咸阳市6家医院作为异地就医结算医院,我市参保人员不用在社保中心办理预先登记,就可以直接就医报销。
延伸阅读
目前,西安市职工生育保险联网实时结算工作进展顺利。从2014年11月3日第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联网以来,已陆续开通13家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网实时结算。
这些医疗机构分别为:西安市第四医院、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西安高新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曲江妇产医院、西电集团医院、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民航西安医院、西安都市医院、西安女子医院、市莲湖区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