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晒藏书,说故事,传温情
本报记者 洪伟成 实习生 黄思宇
时光在春秋、唐宋和现代间穿梭,手中书籍的样式在改变,几代家庭灯下阅读的宁静温馨却始终不渝。1月17日,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的收官大赛——家庭阅读大赛展演在时空交错的阅读场景中拉开帷幕,通过“春暖花开的书房”“经典相伴润心灵”“乐读爱家添梦想”3个板块,展示出上海不同家庭的阅读故事。
上海市民文化节家庭阅读大赛由上海市宝山区主办,以家庭为单位报名参赛,通过街镇、区县、市三级评审,评出“百个优秀市民阅读家庭”,展现了上海市民的阅读文化和人文思考,激发了广大市民的阅读热情,促进了全民阅读风尚的进一步形成。
柜中书:文史类藏书“一马当先”
“瞧瞧我家的读书环境、晒晒我家的读书清单、亮亮我家的读书宝贝、听听我家的读书故事、看看我家的读书成效”,参赛家庭被要求从这5个环节通过PPT制作、VCR拍摄、文字撰写等形式展示风采。“赛制设计将抽象的‘阅读家庭’概念化为具象的呈现方式,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上海市读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决赛评委陈振民说。
区别于五花八门的读书比赛,以“家庭”为单位的参与形式及全面的展现环节,仿佛邀请人们踏入千家万户,一览其书房魅力,这其中既有具有收藏价值、纪念意义的书籍,也有娓娓道来、令人难忘的读书故事,更能感受到读书之风在邻里、社区间的传播。
嘉定区钱家村村民唐福青家中收藏图书、杂志逾2万种,足够装满载重10吨的货车;奉贤区沈吉明家的书房宝贝是清道光七年官府刻本《康熙字典》和1935年版袖珍《英汉字典》;虹口区李东昕因钟爱《风雨忆故人》而与妻子在书城结缘,婚后又在书展上遇到作者文洁若,意外获得题字祝福;静安区八旬老人张学敏成立联业读书楼组,组织邻里共同阅读、相互借阅,增进了邻里间的友谊……
参赛家庭的藏书量从几百种到数万种,也让主办方有机会做了一次难得的统计。数据显示,收藏量最大的文史类图书成为市民阅读的第一需求。有些家庭的收藏和爱好或与职业有关,如连环画、音乐、医学、科技等,占有不小比重的童书则体现了上海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文史类藏书‘一马当先’,这说明我们的市民不再是‘小市民’,而有了关心人类和社会来龙去脉的胸怀。”陈振民说。
执卷人:爱书奇人分享励志故事
本届大赛共吸引5500余户家庭报名参赛,涵盖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和外来务工家庭。报名户主中年龄最高的有90岁,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大赛坚持‘零门槛’参赛,虽苦了组织者,但乐了广大市民。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书香满溢家庭、让阅读成为全民风尚。”宝山区文广局副局长申向军表示。
“我住在城市边缘,但我不寂寞,陪伴我的是几本世界名著,没生意时,我一边笑着可怜的‘疯子’堂·吉诃德,一边为‘死诸葛吓走活司马’而赞叹。”嘉定区外来媳妇郑瑞英在比赛期间写下这些句子。家境贫寒的她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艰难的生活却从未改变她对读书的渴望,她边学习边工作还要带孩子,最终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成为本科生。大赛不乏这样的爱书奇人,通过读书,他们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自身的命运。
戴建国出身寒门又经历动荡岁月,在离群索居的放羊生活里他“困中而学”,自学40余年,后成为教师、记者、编导、作家。儿子结婚,他的贺礼就是200册图书。出身书香门第的丁琰酷爱自制书籍,父亲的笔墨被他印制成书,给孩子读的书籍是他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新上海人马禹从事研究工作,带领家人在书籍中亲近传统、读懂上海。他认为,阅读是一家人融入海派文化的黏合剂。“大赛让阅读家庭的故事流传开来,让读书这种知性的活动充满了温暖的情愫和励志的能量。”大赛评委之一、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感慨地说。
书间情:家庭交际之缘,邻里互助之媒
各家阅读的书籍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即珍爱的书籍往往与家庭成员的人生经历有关。陈若豹是《资本论》第一位中文版译者陈豹隐的女儿,她最珍爱的书就是《陈豹隐全集》,学识渊博的父亲是她最敬仰的人。刘长春家庭最珍爱的书籍竟是一本上海理工大学校友通讯录,因为它见证了夫妻俩从相识、相爱、相伴近60年的沧桑历程。还有一群被葛红兵教授称为“将藏书做成事业”的人——台湾妈妈郑镇玲用读书治愈了儿子的多动症,推己及人,开办“子路班”推广亲子阅读;静安区的蔡贞家庭是小区著名的家庭图书馆,街坊常来常往,借书传阅;被评为奉贤区书香之家的金峰家庭不仅藏书、阅读,还曾在高校举办个人专题藏书展,搭建“随想草堂文库”平台,志愿组织居民定期阅读……
回顾大赛,一张张书单、一幅幅照片、一帧帧影像,无不传达着这座城市与书的情缘。大赛评委之一、上海大学社会学者胡申生总结道:“大赛深度挖掘阅读情况,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个城市对于纸质书籍、对于阅读的热爱,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乐观。希望这些精彩的阅读故事能继续放大,在社会上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