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记者 左丽慧
开馆20多天的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每天都会迎来不少观众,少则两三百、多达1500人次——纷至沓来的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市有哪些非遗项目、各自有着怎样的魅力?目前我市非遗保护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如何进行保护?本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相关采访,并将分上下篇进行报道。
郑州非遗资源丰厚
记者从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我市非遗项目目前共有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民间手工技艺、民俗、民间信仰、民间知识和传统武术、游艺十大门类149项;已公布四批共计149项市级非遗项目和149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帝传说、太乙拳等40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黄帝拜祖大典、少林功夫等六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非遗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具有地方性、群众性等特点,是我们的文化之魂、民族之根。”郑州大学教授、民俗专家高天星表示,郑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的纽带,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去年12月31日,为展示、宣传郑州非遗项目,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揭开面纱,对市民免费开放。“展馆面积1500平方米,展出的项目囊括我市所有非遗项目,并集展示展览、制作表演、动手操作、收藏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桂玲介绍,非遗展示馆不单成为市民了解非遗的首选地,也有望成为我市一座新的文化地标。
记者在展示馆看到,不少观众在展品前流连忘返。雄伟壮观的“小相狮舞”、流传千年的新密麻纸制作技艺、中原独有的“猴加官”、民间传统“布艺堆画”、富有嵩山文化韵味的“嵩山木雕”等项目各有千秋;蔡记蒸饺、合记烩面等项目令人垂涎欲滴;神秘的“嵩山摸摸会”、传说类遗产“列子传说”等非遗项目无不令人眼界大开。
非遗保护重在行动
李桂玲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2006年3月,经郑州市政府批准,市编委会同意在郑州市群众艺术馆增挂“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负责全市非遗保护工作,随后,各县(市)区文化馆也先后增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自此我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正式拉开序幕;2009年4月至10月,我市首次开展了非遗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我市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存在环境和现状,普查中,采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相等方式对非遗线索的内容、特征、表现形式等进行了全面记录和归类整理,建立了文字和音像档案。
而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生效、2014年1月1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更是对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郑州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更应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率先在全省作出示范和表率。”李桂玲说,对非遗的保护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上。2014年,郑州的非遗项目已相继走进呼伦贝尔和赣州,向外推广宣传;而在本地,除了每年文化遗产日都会有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广场、社区,非遗保护中心还在惠济区一所小学开设了烙画特色课程,“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展更多的行动、探索和尝试。”
非遗面临冰火两重天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我市非遗的抢救、挖掘、整理、申报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兄弟省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 “热门”与“冷门”的非遗项目,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遇。
“‘猴加官’是中原地区独有的非遗项目,但在当前社会,因为它表演单一、制作工序较为复杂,已难以得到孩子们的青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黄河澄泥砚、登封窑、太乙拳等非遗项目,则因为与现实生活结合较为紧密,保护现状较好。”一位业内人士说。此外,在研究整理、保护经费和政策落实等方面,我市非遗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的非遗项目历史悠久,数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非遗项目是我们民族和地区的文明结晶、历史记忆,其价值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孙东亮表示,如何让古老的非遗不仅能在当下“活”下来,还能活得精彩,是所有非遗工作者日思夜想的课题,“这个过程有很多困难,充满挑战,但是做好了一定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会不懈努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