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延川  红枣之乡的小康路

2015-1-20 7:29: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会峰寨景区开发
会峰寨景区开发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乾坤湾景区黄河古栈道建设
乾坤湾景区黄河古栈道建设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文安驿镇文化产业园建成的样板间
文安驿镇文化产业园建成的样板间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现代农业示范园一角
现代农业示范园一角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延川主导产业红枣
延川主导产业红枣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延川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延川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县城刘家湾板块开发
县城刘家湾板块开发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文安驿重点镇建设
文安驿重点镇建设

有人说,听得见黄河水响的地方,就是产好枣的地方。延川县正是这样一个好地方。
    延川县地处黄河西岸,以“狗头枣”为代表的延川红枣闻名天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2014年,延川县着力破解红枣秋淋难题,红枣产业稳步发展;同时,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红枣产业 破解秋淋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延川是我省红枣主产区。全县42万亩红枣,挂果26万亩,正常年份产量可达10万吨,是延安市红枣面积最大的县,在全省也仅次于清涧县。然而,每到红枣快要成熟也最怕雨水的9月份,恰恰是陕北丰水期。丰沛的秋淋重创着包括延川在内的陕北红枣产业的健康壮大甚至生死存亡。
    “和苹果产业相比,红枣产业是一个比较省心省力的产业,每年只需除草、打药就可以静待收获。但是连续多年的秋淋灾害,让县里干部群众普遍对发展红枣产业信心不足。”延川县县长张永祥说,要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破解秋淋难题。
    为了减轻秋淋对红枣产业的影响,延川县今年开始借鉴南方给柑橘打伞防雨的经验,尝试为枣树打伞防雨。“枣树树冠大,因此打伞的难度也大。我们和制伞企业联系,多次尝试,为延川枣树特制了一种伞。伞面直径和高度都是3.5米,伞面采用透光牛津布料,伞骨用比较结实的钢架,另有4根布条将伞面与树干连接,可以有效抵抗五六级大风。”延川县枣业局局长卢平胜说,这种伞成本价仅112元,可以用10年。1亩地刨去未挂果和卖青枣的,平均只需给20棵枣树打伞,费用约为2000多元。“平均每年每棵树仅需投入10多元,而如果能够避免秋淋影响的话,一棵枣树一年的产值在500元以上。”
    去年9月18日,省林业厅副厅长拓平到延川县调研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延川县在红枣防裂果试验上下了很大工夫,根据现有情况看,枣树打伞取得的效果比较明显。
    “我们打算逐年总结示范完善推广这一措施,争取5年内基本解决全县10万亩红枣优生区秋淋烂果裂果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了,红枣效益提升了,外出打工的很多枣农就会返乡种枣,相应的枣树管理水平等也会提高。这样,最终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延川乃至全省红枣产业都会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延川县委书记刘景堂说。
    特色旅游 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
    除了得天独厚的红枣产业,延川县的旅游资源禀赋也非常丰富:它不仅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还是文化部命名的“全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黄河流经县境68公里形成秦晋大峡谷,是国土资源部命名的“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另外,剪纸、布堆画、大秧歌、说书、道情等民间艺术独具魅力,崇文重教氛围浓厚,是省级教育强县、著名的作家县……
    近年来,延川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规划与建设衔接,自然与人文协调”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学发展、全民参与”的原则,通过挖掘整理,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确定为黄河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品牌,“乾坤湾”、“黄河漂流”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
    在延川县重点旅游资源“乾坤湾”项目打造上,该县按照“政府创品牌、企业做营销、全面塑形象”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唱响“天下黄河第一湾”旅游品牌,先后在央视2套《消费主张》栏目做了专版,央视4套《远方的家》做了专题片,央视13套《江山多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该县还邀请延安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魅力延川·大美乾坤》15分钟形象宣传片,制作了30秒的电视宣传广告。去年国庆期间,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延川伏羲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新闻媒体采风、陕西新媒体圈网络达人“探访延川乾坤湾”等活动。
    文安驿文化园区是延川县文化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由陕西旅游集团、陕西大美术集团、延川县人民政府共同实施的集文安驿古驿站、窑洞古村落、知青文化遗址为一体的保护、修复、重建工程目前已全面启动。该工程总规划面积约4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呈现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名镇,并将成为全国八大美院、艺术家的黄土风情写生基地。
   统筹城乡 促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
    灰屋顶、黄门窗、白墙壁、红大门……葱茏的绿树与清新的空气相得益彰,整齐的房屋与干净的村道完美融合。走进延川县禹居镇,一幅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在居民马福雄家,三孔窑洞两间平房收拾得干净利落,坡屋顶上灰色的树脂瓦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卫生间、太阳能、换气扇,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美丽与幸福的气息。马福雄指着盖了新房子的地方高兴地说:“这里以前是一个大坑,又脏又乱,一下雨全是泥,现在我盖了房子,院子也硬化了,政府又给我们免费改了屋顶,以后下雨再也不怕漏了。”
    近年来,延川县以统筹城乡发展总揽工作全局,坚持城乡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以“一城两镇十社区”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全县共安排统筹城乡项目98个,概算总投资6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6.6亿元。
    在工作过程中,延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工作机制,落实了项目包抓县级领导和责任单位;同时,加强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把休闲场所、停车场所、环境绿化作为硬性指标纳入板块开发,使县城休闲场所不足、停车困难、学校超员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组建了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制定了《房屋征收管理办法》,规范了开发秩序,开创了统一规划、统一征迁、统一建设的新机制;按照土地换投资,政策换开发的策略,加快了旧城区改造步伐,达到了比预期更为理想的成效,找到了一条贫困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好路子。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深化。延川县以创建“教育强县复验”为契机,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4年,高考上线人数1370人,本科上线率达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7%,医疗保险完成参保14.76万人;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就地就近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受灾群众已全部入住,进城进镇进社区安置房工程稳步实施,补助资金兑付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点项目 为延川发展集聚新能量
    冬天的广场本应该显得空旷冷清,可位于延川县中心大桥左侧的路遥广场却每天都是热闹非凡,练太极拳的老人、跑步的青年、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组成了路遥广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该县去年100项重点项目中,目前已建成39个,而路遥广场就是其中之一。
    2014年,延川县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和“城镇建设”为抓手,确定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文安驿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项目等100个新(续)建重点项目,概算投资65.2亿元。数据显示,去年90个新建项目完成态势良好,10个续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中,90个新建重点项目中,39个项目已基本完工或正在进行扫尾工程,33个项目进展较快,已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延川县在紧抓工业建设的同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毫不放松,全面实施了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在马家河、杨家圪台、关庄等10个乡镇新建标准化苹果示范园2万亩,新修产业道路150公里,栽植和管理标准均高于往年;新建9×50米日光温室300座和30亩高标准全钢架育苗日光温室,配套自动卷帘机、节水灌溉等设施,硬化园区生产道路2000米;新建标准温室大棚完成土方工程261座,2338座日光温室大棚正常生产,反季节瓜果及时上市,产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52%;猪、牛、羊、家禽出栏数均较上年同期增长13%以上。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延川县着眼于打基础、利长远,重点项目的实施积聚了强大的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产业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建设的变化,为延川的持续发展集聚了新能量。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