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为113家博物馆、6354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4213件珍贵文物在数字平台上“安家”
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通讯员 王 健
运用新兴媒体手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使用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推出首个文化文物大型智能数字化平台“锦点”,为成都市的113家博物馆、6354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4213件珍贵文物在数字平台上安了一个“家”,同时也使得很多具有重要意义却无法长期展览的文物得以与公众见面。
据成都市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负责人介绍,“锦点”目前分为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两类应用,其后台对成都文化事业体系各类信息数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普查、采集和整合,为成都的文化文物在数字平台上安了一个“家”。成都市113家博物馆、6354处不可移动文物、14213件珍贵文物的详细信息都汇聚在这里。
“把博物馆带回家”一直是观众的心愿,也是博物馆人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相关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博物馆盘活馆藏文物资源、实现公共文化成果惠及于民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锦点”可以让使用者全景浏览过程中随心所欲地前进、后退、缩放、俯仰、飞行,完全自助式的参观将随时帮助游客找到最佳浏览路线和最心仪的宝物。
作为国务院首批确认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4000多年的历史,大大小小113家博物馆……要是逐一实地了解,即使耗上一个月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而在成都市推出的这个充满智能化色彩的历史文化导览上,把时空“压缩”在方寸和手掌之间,让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饱览成都历史文化资源,玩转大大小小的成都博物馆。
“锦点”不仅扮演着成都文化遗产百科辞典的角色,同时带给使用者身临其境的生动感受,比如魔法明信片、面具试戴、衣服试穿等功能。看似普通的纸质明信片,却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看到上面的三维图像,转动角度,还能多视角欣赏,有的还用音乐、视频、动画等形式向使用者讲述成都文化文物的精彩。面具试戴和衣服试穿更是增添了游览的趣味性,通过APP应用,游客可以看到自己穿戴古人衣饰的有趣模样,还可以在游戏中了解到文物的相关知识和背景。
无论是想看成都的博物馆、文物、历史古迹,还是想了解天府名人,或参与成都的文化活动,使用者都可以在这里检索到相关信息。同时,基于数字化采集、存储和三维处理及建模等技术手段集成的全息信息,还以图片、动漫、视频、游戏等生动的形式,再现成都的历史和故事。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其中提到统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等项目,构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在基层实现共建共享。
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示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也是海内外游客领略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还是社会公众教育、科学研究、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一种以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传播为核心的智慧博物馆呼之欲出。成都市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负责人表示,“锦点”正是诞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希望把‘锦点’逐步打造成公众了解成都历史文化的首选平台和成都的文化名片。”
“锦点”是文博事业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次创新尝试。成都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文化遗产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方法创新的重要方向。“锦点”利用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对成都市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系统记录和信息挖掘,实现文物信息的网络应用和在线展示,将突破文化遗产保护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文化鉴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