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张华:青春之光,照亮时代品格

2014-9-29 15:32:00  来源: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太行之神,钟山之韵,铸就了我们的风骨。两华精神,模范大队,铭刻下无限的忠诚……”从第四军医大学的校园里传出坚定有力的歌声。巨大的华山松和梧桐树遍布校园,在如茵的草坪上坐落着张华的半身铜像,张华的侄子张恩伟在铜像前伫立良久,伴随着校园秋日里随风四散的桂花香。

1958年出生在黑龙江虎林;1964年在虎林上小学;1975年下乡到饶河农场;1977年参军;1979年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同年入党;1982年牺牲——这是张华24年生命最简洁的履历。

“快救人!有人掉粪坑里了!”这突然的喊叫声盖过了32年前康复路周日的嘈杂。69岁的老汉魏志德掏粪时,被粪池散发出的沼气熏倒,跌入了康复路南口老旧厕所后边三米多深,两尺见方的化粪池中。就在这时,一个高高的、穿着军裤的小伙子扔下手中的东西,推开众人,冲到最里面,一把拉住正要下去救人的老师傅,说:“你年龄大,我下去。”他顺着竹梯,一手拉着梯子,一手拽着粪水中的老汉,还呼喊着:“快放绳子,人还活着!”暑天的粪池恶臭冲天,浓烈的沼气把小伙子也熏倒了,“扑通”一声随老汉一起跌进粪水中。随后捞出的两人,被冲洗掉身上的污垢和蝇蛆,但都已不省人事。当时的时间是1982年7月11日上午9时50分左右,这个年轻人就是张华,是大学生,是共产党员,是解放军。

“估计二叔倒在粪池的那一刻,并没有想到他是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就像他在家乡跳进刚解冻的江水中救人;就像在饶河农场用身体做灭火机碾灭森林大火;就像大学暑假回家时,救助火车上的难产孕妇……”张恩伟说。

“爷爷张文良1945年参军,是一位经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党员。奶奶潘英花则是在刚解放时做过乡长的革命老人”。“他是爷爷奶奶寄予厚爱的孩子”,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张华从小就崇拜英雄,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他用见义勇为的举动撑起了整个时代的脊梁。

张华牺牲后的一年,就出现了第四军医大学学员集体在华山抢险的动人事迹,谈到张华,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旅政委王湛伟也陷入深深沉思。前些日子,走过张华铜像时,王湛伟还给他14岁的儿子讲起了张华的故事。在王湛伟看来,现在的孩子需要这样的精神感召,张华的奉献精神需要传承,而这不能用值或不值来简单衡量。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两华精神可谓是张华精神的发扬与继承。目前,四医大有张华连,张华班,学校里至今还保留着张华的床铺,每当发军装时还会给他留一套。

看着张恩伟空军蓝的戎装,站在张华班的寝室里,窗外干脆利落的口号强烈地冲击着视觉和感官,好似有一股巨大的内生力牵引着这里每一个人勇往直前。新时代的奉献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他需要付出的不应仅是生命。主动去基层锻炼,投身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也是军人价值的最佳体现,更是所有年轻人应有的价值理念。

“一开始有压力,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很佩服他的勇敢,我们不光是学习他的事迹,更多的是把这种精神化为我们在从军路上、人生路上直面困难,无所畏惧的行动。”新一代的张华班班长罗雨声说。

“我很早就听说过张华的事迹,作为军人我首先要有服从、服务的意识。尤其对于新时代的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使命感。而我自身则要脚踏实地的学习真本事,为奉献打下坚实基础,不能空谈救死扶伤。”从张华班学员薛健质朴的表述里读懂了张华精神所赋予他们的时代内涵。


编辑:秦人
关键词:1975年 时代内涵 青春 张华班 品格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