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清涧县借活动之机,有力推动了非公经济发展。截至2014年6月底,非公企业数达334户,从业人数2.77万人,全县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8.57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例达到50.2%,撑起了清涧经济的“半壁江山”。
优化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乘着聚焦“四风”之机,该县全力整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陋习,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减少审批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方便群众办事。为此,完善了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在政务大厅设置非公经济窗口,基本形成了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企业诉求“一揽子”受理,有效遏制了令出多门、抢管理无服务现象的发生。
二是细化市场准入政策,激活创新发展活力。按照“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和“非禁即入”原则,该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凡是法律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鼓励非公资本和非公企业进入。同时,进一步放宽了投资领域和申办条件,想方设法为非公经济松绑,助其发展。
三是保护专利技术,扩大市场影响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利技术保护,对获得地理标志的“清涧粉条”,明确要求职能部门和非公企业确保专利技术不受侵犯,推动了专利技术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转变。
增强非公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该县出台了系列求真务实的举措,助推非公企业发展。
一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促进人才落地生根。该县将人才储备上升到决定非公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了人才保护机制。对于引进的人才,在技术创新、专利申请、申报项目、子女入学、保障性住房申请等方面都给予适当照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企业换档升级。通过“1+N”合作模式,引导帮助非公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全方位、多层面提升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引进高科技生产线,打造“清涧粉条”、“清涧红枣”等品牌,促进了农民和企业的增收。
缓解非公经济发展不利因素。针对非公企业目前存在的融资困难、市场诚信差、帮扶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该县采取了多项措施予以化解。
一是建立信用担保机制。成立非公企业商会,聘请专业评估团队对亟需资金的会员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然后由商会担保向银行贷款。
二是完善长效扶持机制。加强“振南计划”政策连续性,在企业设立联络人,彻底扭转了“扶持力度弱化、管理服务退化”的局面。
三是健全市场诚信机制。建立了非公企业贷款还款诚信机制,对能够按照用款计划、发展规划使用银行贷款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的企业予以表彰;对违规改变贷款用途、未能取得实际效益及以虚假资料骗贷的不良企业,除列入黑名单公示外,还追究相关责任。
营造非公企业良好创业氛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清涧县委、县政府把满足非公企业发展需求、解决非公企业实际困难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们一方面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途径宣传非公经济、褒扬优秀民营企业,肯定非公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成功打造了清涧红枣、清涧粉条、清涧石板三大品牌,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的提升和发展。同时,县统战部、工商联等部门深入非公企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梳理出3类12条,制定了整改措施和实施时限。为鼓励创业,县上出台政策,为创业者提供5万元小额无息贷款,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帮助落实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还对获得国优、省优、市优产品称号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作者系清涧县委常委、统战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