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我国拥有13.6亿人口,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的头等大事。在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进口“双增”、国内农业资源环境日渐趋紧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更提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些提法表明了我国现阶段新型的粮食安全观,应全面把握其科学内涵,确保主粮安全。
立足国内确保谷物基本自给。探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以下两个事实:一是国内粮食供给增量赶不上需求增量的事实。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194亿吨,实现了2004年以来的“十连增”。但同时,我国粮食的进口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产量增加并没能抑制粮食进口量的增加说明,我国的粮食生产和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缺口。二是农业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的事实。首先,我国农业资源先天性不足!我国仅拥有世界9%的耕地和6.5%的水资源,却要养活世界19%的人口;人均耕地、人均淡水资源分别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28%。其次,农业资源后天性破坏严重。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造成土壤残留物严重超标;工业和生活的各种排污导致水土污染问题严重,全国约有19.4%的耕地受到污染。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依靠国内保所有品种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不现实的。当前,粮食安全的首要目标是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即“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确保产能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根本路径。确保产能,首先要有质量地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从1996年到2012年,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了近1.26亿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面积还会进一步被占用。足够的耕地面积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基,因此,一定要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障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要保障粮食主产区政府抓粮的积极性。目前,全国75%以上的粮食产量、80%以上的商品粮、90%左右的粮食调出量来自于13个粮食主产省区。但是粮食生产对财政增收的贡献能力弱,凡是以种粮为主的农业大省大市大县,经济、财政都相对较弱,为此,一定要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财政奖补制度,保障种粮大省、大县抓粮的积极性。第三,要保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当前,农业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压力不断加大,比较效益越来越低,种一亩地的收入不如外出打几天工,为此,要不断调整优化农业补贴制度,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保证农户收益。
适度进口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补充。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约650万人,新增城镇人口约2100万人。如果依靠国内生产保证全部农产品供给,至少需要30亿亩以上的播种面积,但国内现在的耕地面积仅有24亿亩,存在大约20%的缺口。因此,在立足国内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进口是必要的。同时,要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跨国企业,参与全球农业竞争。
技术支撑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保障。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我国耕地面积增加潜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科技进步对粮食的增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粮食单产的提高与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以及加快良种推广、节水灌溉、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玉米地膜覆盖等新型栽培技术和新农艺的应用,均有很大关系。2013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今后,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民族种业,解决好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并提高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上述问题解决好了,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问题就有着落了。
(作者单位:咸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