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国庆长假在即,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称,今年国庆节黄金周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有望创下4.8亿人次、2700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而出境游增幅将大幅领跑入境游增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2014年我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
也就是说,我国出境人数比入境人数少得多,但出境消费金额要比入境收入多得多。地方发展旅游产业,都是为了游客能够多消费多购物,也得以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但为什么中国人出去的花费要比进来旅游的花费大?这两个数据之间的对比很让人惊讶: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人均花费1368美元,相当于当年入境人均消费3倍左右。而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出境游消费预计超过7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7%。
这样的差异不得不让人诧异:人们为什么要把钱留到境外去花?难道仅仅是国人好面子吗?在这个出入境旅游逆差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不为我们所知道的秘密?而由于“五一”黄金周取消,春节黄金周“回家过年”为主,即将到来的国庆节黄金周在出境游市场举足轻重,国内最大在线旅行商旅游数据表明,国庆节长假将占全年出境游市场20%左右。
这是否意味着,藏在民间的资本又将再一次大量输出到境外?
据相关的调查表明,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旅游贸易收入逆转。而就在这一时期,人民币国际化则全面加速:2013年末,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累计金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二大常用国际贸易融资货币。同年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八大支付货币。2014年人民币又成为第七大支付货币。
个人觉得,人民币国际化属于千亿美元旅游逆差的技术分析之一,其真正的成因则很复杂,其中有喜有忧:
喜的是,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国人的腰包的的确确鼓了起来;忧的是,把钱花到境外去,可能是出于对境外商品的信任,也可能是因为境外商品经过关税后的价差,这两者无论出于哪一种原因,实际上都是对国内同类产品投的反对票。
近年来旅游贸易逆差虽然在不断增长,但相关部门公开的表态是,政府鼓励出境旅游的政策不会动摇,人民币国际化加快、中国全球影响力扩大则成为一种“非货币收益”。
在地球村概念下的今天,这种大气无疑是值得赞许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一旦去正视,我们又如何纠正其间暴露出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