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掠影

2014-9-26 15:36: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画说蜀变”——农村风情书画展开幕式

郑晓幸在“画说蜀变”展览上观看参赛画作

万人摄影大赛一等奖作品《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小孩》 作者肖光泉

张亚蓉 刘长富

9月19日,“画说蜀变”——农村风情书画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为留守儿童筹建文化之家的认捐义卖活动也同步举行,这标志着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正式拉开了帷幕。

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是四川省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面向广大农民朋友举办的一次大型农民文化艺术盛会。本次农民艺术节工作人员数量多,活动规模大。届时,将有四川省21个市州的专业、民间、高校和农民演职人员近2000人参与123个剧节目的演出,加上31个兄弟省(区、市)参加全国新农村展演的近2000人参演30个剧节目,以及来自五大洲的外籍演职人员,他们将上演五台反映五大洲风情的节目。据统计,直接参与艺术节的演职人员预计近4000人,剧节目将超过150个。

本届艺术节的所有活动内容将紧扣“三农”主题,坚持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突出“民俗风、乡土味、农民情”及地域特色,集中反映农村改革发展各个重大历史阶段的现实题材作品,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导向性和示范性,真正把艺术节办成一个“农民的节日、艺术的盛会、惠民的平台”,为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增添新的色彩。

上下协力 群众文化奏新声

为了办好这次农民群众的文化盛会,四川省文化厅“一大早”就着手筹备。今年2月,省委、省政府批准了在达州市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并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使得这次农民艺术节格外的“与众不同”,成为今年全省文化工作的一件大事。在省政府的号召下,省文化系统上上下下格外认真,省文化厅特别建立了工作班子,由副厅长王志平牵头,公共文化处负责,为艺术节设计了完善的规划和周密的计划。

万事俱备,东风渐起。在省文化厅的着力推动下,“留住精彩”——万人摄影体验活动和民间文化手艺广场两项农民艺术节的重头戏先期开锣,为这台淳朴浓郁的艺术盛会奏响了响亮的开场锣鼓。

“留住精彩”——万人摄影体验活动于7月21日开赛,8月28日截止征稿,39天之内,主办单位——四川省文化馆收到了1.2万余件参赛作品。据省文化馆馆长何光伦介绍,本次摄影的评选由公众评选和专家评审两个环节构成:公众先投票评选入围作品,然后专家从入围作品评选获奖作品。活动组委会邀请专业摄影人士组建专家评审组,集中对公众评选出的入围作品进行专业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80名、优秀奖160名。

与众不同的是,这次群众文化活动做到了真正融入普通民众的心中。不但参赛作者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国家干部、解放军武警战士、教科文卫系统职工、国企民企员工、学生等,他们用相机、手机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关注社会,表达着自己的声音;而且很多作品体现出的是普通百姓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看法,作品中体现的喜怒哀乐是真正属于群众的。一位摄影者说:“达州举办这样大规模的摄影活动相当难得,能为家乡做点事,再苦再累我们也高兴。”炎炎夏日中,万人摄影活动像一道道靓丽的彩虹,辉映在巴蜀大地。

民间文化手艺广场则是本次艺术节的另一项得意之作。作为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的集大成者,省文化厅将从全省各市州调集民间最精湛、最具有乡土气息的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参展。这是四川省非遗项目首次集中在市级城市亮相。这次调集的27个民间手工项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有技艺精湛、富丽华美的项目,如蜀锦、蜀绣、成都银花丝、成都漆艺、刘氏竹编等;有乡土气息、民间气息浓郁的项目,如绵竹年画、涪城剪纸、宜宾面塑、麻柳刺绣、成都糖画、巴中皮影戏等;有特色鲜明、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的项目,如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羌绣、彝族银饰、阿西土陶等;有民间文人雅士喜爱的项目,如贾氏微刻、苴却砚雕刻、宋笔制作技艺;有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如雅安藏茶、荥经砂器、仁寿土陶、新繁棕编、自贡扎染等。

据四川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林彤介绍,此次民间文化广场不仅体现了“留住乡愁、守护家园”的主题,更集中展览、展销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宣传展示了四川省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通过各级非遗传承人现场与参观者活态演示互动,宣传展示非遗传承人及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为非遗产品及民间艺术品搭建销售交易平台,销售各类非遗产品和民间工艺品,推动非遗进一步融入大众、融入当代生活。

从我做起 地方文化展新颜

本次农民艺术节是一次向群众奉献文化精品的盛会,更是一次地方文化的“大比拼”,全国各个地方都倾情投入,奉献出最能体现地方风采的文化美味。

四川与陕西接壤的大巴山南麓是川北锣鼓翻山铰子的发源地,据记载,翻山铰子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平昌县龙岗乡就有几支这样的唢呐、铰子队伍。这个节目表演时两钗相击,乐声更加悦耳嘹亮。随着表演人员表演次数的增多,表演技巧更加娴熟,击打钗子的花样也更加繁多,连接钗子的红布带子不断加长,甚至达3米多。因钗形状与达县农村逢年过节所吃水饺酷似,俗称钗子为“铰子”(饺子)。由于艺人表演击铰时,要挥动铰绳,或甩过头顶或绕过腰腿翻来覆去地敲击,故名 “翻山铰子”。随着社会的变迁,这项记录四川乡土文化痕迹的技艺渐渐消逝,这次农民艺术节给了这项古老技艺“重新上阵”的机会,不但重现了这流传千年的文化痕迹,更将重现大巴山的文化雄姿。

此次参加高台《翻山铰子》演出的44名演员中,有38名是抽调平昌县江口一小的学生,另有6名民间艺人。其中,民间艺人吴华德为国家级传承人,郭登俊为省级传承人,吴强德、邓胜学、李刚、袁世华为铰子手。民间艺人平时在家务农,闲时做一些红、白喜事。

四川是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此次农民艺术节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也占了一席之地。舞蹈《土家欢歌》就是根据宣汉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提炼和创作编排,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唱腔,通过现代派民间舞蹈语汇与原生态唱腔、新锣鼓打击乐的对立统一,呈现出了土家族人幸福生活的水墨画卷,不但是展现少数民族生活的生动文艺表演,更是保留少数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动记录”。本次艺术节也将为这些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文化提供大展身手的机会。

通过本届艺术节,很多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手艺”得以有了和大众见面的机会,很多民族文化的根脉得以重新走入大众的目光, 地方文化的精彩比拼,无形中展示出了巴文化和蜀文化的厚重雄伟和豪迈大气。

继往开来 公共文化谱新篇

通过上下齐心协力,精诚合作,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崭新面貌,不但将与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有机融合、无缝对接、统筹策划,更体现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的广泛性,展示了四川农民艺术节的独特性;既通过引进省外、境外的优秀节目,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展示四川地域特色、巴蜀文化乡情和民间艺术风采,提升四川文化的辐射力;既通过艺术节创作出一批群众喜爱、接地气、高水平的群星奖节目,培育四川省群众艺术创作队伍,达到“出人、出戏、出精品”的目的,又丰富了达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内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据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介绍,本次艺术节的特点在于顺应新时代农民、农民工对文化的新需求,打造一批农民、农民工文化活动品牌。在热情讴歌农村新面貌、赞颂农业新发展、展示农民新风采同时,通过实际的活动策划与推广,引发社会各界对农民群体的关注、帮助,让农民群众享受真正的实惠。

说到这次农民艺术节对四川公共文化的促进作用,郑晓幸满怀信心地表示,近年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四川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标准化和均等化建设有序推进,已建成省、市、县、乡、村及农民自办文化基层点共8.1万个,构建了全国战线最长、数量最多、服务最广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开始迈入提质增效、跨越发展新阶段。同时,通过政府采购等多种手段,为200多支文化志愿者协会和团队提供了文化惠民项目扶持,进一步激发了民间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希望通过本次农民艺术节,将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将文化真正渗透到乡里民间,让四川文化的颜色更新鲜、更闪亮,更充满生机地发展下去。


编辑:秦人
关键词:艺术节 文化 农民 民间 四川省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