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记者 王立元
9月18日,吴越文化与赣鄱文化在美丽的江西镜山脚下交相辉映,江西上高与上海浦东、浙江嘉善共同创作的一台反映三地民风民俗民情的文艺节目在江西上高影剧院首演。至此,江西上高与上海浦东因文化“牵手”走过了10年。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很多地方文艺院团都在探索如何打破地域的局限,盘活演出市场,江西省上高县文工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高文工团)用10年的时间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连续10年、共11次走进大上海,在沪演出200余场,收入250余万元。
等“米”下锅不如找“米”下锅
作为一个县级剧团,上高文工团勇闯大上海的底气源自哪里?
“上高文工团自1993年以来,经历了多次体制改革。”上高文工团总经理朱诗勇说,每次改革都有阵痛,但每次改革都没有改变发展的信念。
自2001年起,上高文工团就主动走市场之路,通过转制将上高文工团由事业单位变身为企业。“我们一改专业演员不上街头的传统演出模式,把专业演出搬上街头舞台,打开了专业演出与商业文化宣传合作打造‘路演’文化市场的局面,为企业和单位提供演出宣传服务,足迹踏遍周边县市。”朱诗勇说。
2005年,上高文工团尝试走出江西,拓展更广阔的市场。“当时,我们找到江西省上高县文化局原副局长、时任上海市浦东文化馆馆长的王坚,忐忑地提出了入沪巡演的想法。没想到,好姻缘就这样促成了。”江西省上高县文化和新闻出版局局长赵勇强介绍。当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让上高文工团进社区巡演11场。
节目好不好,观众用脚来投票。“留住观众的脚步,必须以市场为主体。”赵勇强说,10年来,上高文工团都是按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的“文化订单”来创作,因此每年演出的主题都贴近浦东新区的工作重心,贴近市民的文化需求。
2012年开始,上海市浦东新区实行严格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招投标制度。“这样,竞争的压力就更大了。比如今年的文艺演出项目,全国有100多家剧团参与投标,仅10多家中标。我们连续几年成为中标的县级剧团。”朱诗勇说。
“赣味小菜”打动沪上观众
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上海市民看“洋剧”和“大制作”的机会并不少。“第一次走进上海,我们就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按照挖掘赣文化元素的总体思路,发挥江西文化的优势,编排具有江西红土地风情的‘小清新’节目送戏入沪,契合了浦东市民的文化‘胃口’。”朱诗勇说。10年来,尽管上高文工团带往沪上的节目主题不一,但无不紧扣江西的红、古、绿文化主线,《井冈山上映山红》、《追梦山里人》、《梦入江西锦绣堆》等,每一台节目都充满了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
让上高文工团骄傲的是,上海市民确实真心喜爱“赣文化”:演出期间,市民黄德成追着连看5场;在世纪大道谢幕时,许多观众上台与演员拥抱、合影;在浦东新区潍坊街道演出时,突然下起了雨,市民上台为歌手打伞……据不完全统计,上高文工团在上海演出200多场,平均每场观众2000人次以上,观众总人数多达40余万。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尤存对上高文工团连续10年入沪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浦东新区政府购买上高文工团的节目,既给市民提供了公共文化服务,又开创了赣沪两地文化交流的新模式。
据赵勇强介绍,2013年,江西上高与上海浦东开始“文化走亲”,双方整合一台节目在两地巡演。今年9月,江西上高、上海浦东、浙江嘉善三地又继续开展这项文化惠民活动。
深耕远销建立文化自信
一个小小的县级文工团送戏进上海为何一走就是10年?而且常演常新、常演不衰?除了认识到走市场是文艺院团改革之本,他们还在演出的过程中树立起了文化自信。“如果只看到欠发达地区的落后,而没有看到地域文化的魅力和光彩,也就没有上高文工团的10年上海行。”朱诗勇说。
据了解,1962年到1972年间,共有11.8万名上海知青到江西插队。上高文工团在上海演绎独具赣地特色的文艺节目,勾起了知青们深沉的回忆。一些上海市民尤其是曾在江西插队的上海知青,成为了上高文工团的粉丝,每年都追着他们的演出看,部分安排在室内的演出甚至到了一票难求的程度。
但是,也不能一味打感情牌。赵勇强说:“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加,上高文工团也由‘节目拼凑型’演出升级为大型舞台剧演出,节目艺术内涵更深、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一年又一年的演出,在检验自身文艺成果的同时,上高文工团收获的是一种信念:只要深耕生活的土壤,就一定能够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浙江嘉善今年主动伸出‘橄榄枝’,希望我们承担明年的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演出,这就是我们文化自信收获的新成果。”朱诗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