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国庆节黄金周接待人数将达4.8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将达到27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从全年来看,出境游增幅将大幅领跑入境游增长,全年出境旅游人数将达1.16亿人次,同比增长18.2%,出境旅游花费1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虽然就人数而言,出境人数比入境人数少得多,但出境消费金额则比入境多得多。2013年中国居民出境旅游人均花费1368美元,相当于当年入境人均消费3倍左右。2014年我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在外贸常年顺差,国内拉动内需呼声高涨的背景下,旅游收入巨额逆差、大量资金外流的现象引起专家的关注和忧虑。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境内外旅游市场,不难明白中国旅游收入存在巨额逆差的道理。比如,中国出境旅游的人士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先富起来”一族,或者属于虽不十分富裕,也有闲钱可使,至少是舍得花辛苦钱“血拼”的白领一族。相反,来中国的境外游客没有明显的阶层区别,特别是学生这个低消费水平的群体比例不低,在外国游客出现频率较高的城市或景区,都可以看到许多学生组团游。游客购买力不同决定了出入境游人均消费金额巨大差异的成因。
如果说入境游客是“到此一游”为主要目的,顺便购物,那么富有购买力的中国出境游客确有许多更愿意在重金购物之余,顺便“到此一游”。相比中国游客去日本几乎都会购买家用电器,去韩国都会购买化妆品,去欧美都会购买奢侈品,入境游客除了顺便买几张“盗版光盘”之类因为境外内保护知识产权力度不同而有明显价差的商品之外,很少购买中国产品,既缺乏独霸市场、非中国本土就买不到的商品,也没什么质量足够好、型号特别新、价格还特别诱人的商品,只要境外有售,价格几乎都比国内低,中国游客出境还会往国内带,哪会有入境游客往外捎?在这一点上,外贸顺差与旅游收入逆差恰好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要真想改善,莫如先从降低进口关税、出口退税还有奇高的国内物流成本着手做起。
就拿纯粹玩乐这一旅游重要板块来说,中国在自然风景、历史文化等方面确实资源丰厚,绝非国外单一旅游目的地可比。但除了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之外,能够体现时代要求的设施和内容实在太少,“假古董”居多,“马太效应”之下,勾不起游客的兴致。旅游素称“体验产业”,千人一面能让人获得什么新体验?没有新体验怎么可能吸引回头客?
境内游缺乏能让游客获得新体验的产品,又存在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有什么样的游客就会有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刚刚富裕起来的国人中有知识的越来越多,而旅游业文化品位的提高未见得同步,“到此一游”的热潮方兴未艾,深度体验则远未到“蔚然成风”之时,不少旅游产品自然只能显得粗糙甚至是恶俗。另一方面,带薪休假无法落实,集中休假的“黄金周”人为导致了无新意的旅游产品“供不应求”,从而在堵死了提升空间的同时,反过来拉低了中国游客的文化品位,使开发优质旅游资源更显得没有必要。只靠老祖宗招徕游客,是因为中国旅游人口众多,所以还能奏效于一时,对于注重体验的老外则只会带来“体验疲劳”。只有疲劳,没有其他体验,入境游还怎么做大?
总之,中国旅游收入逆差是现阶段中国整体处于某种尴尬“过渡阶段”的综合反映,需要重视,但也没什么大不了。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跟进发展,今天看起来突兀的情形将自然会有改善,到那时出入境旅游收入的格局也会有所改变。
有时候等比做还有效率。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