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灞柳风雪、芦荡惊鸿、袅袅水韵、廊桥彼伏……伴随着西安大水大绿、塑河修坝、湿地恢复等一系列生态改造工程的实施,浐灞,这个被遗忘许久的千年福地,经过十年的辛勤耕耘,以一个华美的变身重新回到人们的记忆中,从举目凋敝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一座秀丽天成的绿色之城、和谐之城,不仅彰显了生态休闲巨大的吸引力,也成为浐灞生态区践行生态文明、兑现生态价值的又一典范。
同时,西安世博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浐灞桃花潭景区等生态旅游景区相继开园而成的绿色接力,也为以兵马俑、华清池等“历史人文游”为代表的丝路起点陕西旅游格局再度开启一扇“绿色之门”,形成人文与生态“双蝶共舞”的新格局。
探寻浐灞生态区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足迹,业内专家表示,这既是浐灞生态区以“生态引领城市崛起”,让生态流入城市,让绿色惠及民生的惠民理念,更是浐灞生态区以“5A浐灞”理念打造“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战略抉择。
十年,对于城市建设这项宏大工程来讲只是一瞬。只这一瞬间,浐灞生态区就已焕化出多个可能。
位于西安的浐河和灞河,作为八水中最著名的二水,是水污染的典型代表。
浐灞生态区位于西安城东,因“长安八水”中著名的浐河、灞河交汇于此而得名。历史上,浐灞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素有“浐灞之间,三辅圣地”的美誉。
然而,在现代西安市的城市发展中,由于长期无序发展和人为破坏,浐、灞河因河水污染严重、径流量剧减,两条河水原本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已基本丧失,成了城市发展的“生态短板”。
糟糕的生态环境,亦造成浐灞地区的边缘化与西安市城市发展的水平渐行渐远。2004年9月,西安浐灞生态区成立,通过确立“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一方面通过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和流域的生态重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符合区域实际的特色产业,提升城市品质、增值城市价值。
这一年,亦成为浐灞“绿色生态”探索和实践的开始。
经过近10年的努力,现在的浐灞已脱胎换骨,由过去的生态重灾区变为西安重要的生态补偿区,成为一座大水大绿、宜业宜居的生态新城,区域生态涵养功能大幅提高,河道生态走廊功能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兴城,环境改善全面提升了浐灞生态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国际顶级体育赛事F1摩托艇世锦赛,欧亚经济论坛,“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等国内外顶级会议赛事纷纷花开浐灞;2008年,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共同确定的金融商务区就位于浐灞生态区;2010年1月,西安市政府将浐灞金融商务区命名为“西安金融商务区”,浐灞生态区正在快速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服务中心;2010年10月17日,浐灞生态区顺利通过环保部组织的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标志着浐灞生态区通过三年努力,在中西部地区率先晋级国家级生态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浐灞
生态区新增水域湿地面积近1.5万亩,新建河流亲水岸线53.6公里,河岸植被修复长度68.3公里。生态区水域湿地面积共18030亩,河流水质由劣五类恢复到地表三类,负氧离子含量达到2000到6700单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1000单位的标准。
最新消息还在于,西安浐灞生态区西安世博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近期成功通过水利部专家组验收。这是继荣获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首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之后,“后世园”效应在城市功能提升中的再次发酵。
如今,浐灞生态区已经成为都市型生态区的先行者和示范区,成为西安拥有最佳人居创业环境,最具活力、最能体现时尚、现代、新兴、绿色特质的区域之一。而浐灞生态区卓有成效的现代治河方式、区域发展定位、城市扩张模式、人类住区改善和循环经济产业聚集,产业结构布局等,也为中国西部打造第三代生态新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浐灞模式”,成为西安实现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的最佳路径选择。
从环境改善这种“看得见的绿色”,到深入人心的“看不见的绿色”,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民生幸福与生态福利,“浐灞模式”为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样本。
生态治理中重塑西安城市记忆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一座建筑,一条街或一个人,它们往往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当昔日盛世辉煌随风远逝,这些古老文明的标志性符号开始随着历史的沉积印刻在人们脑中,成了这座拥有3100多年建城史的古都濡染城市记忆的窗口。
有人说,西安是一座“随手抓一把黄土,都会感到历史凝重”的古都,但你是否知晓西安历史上曾有“陆海”之称?司马
相如《上林赋》中描述的“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之胜景,正是对古“八水绕长安”的美誉;千年回眸,你又是否知道古长安的盛世荣华和当时湿润的气候密不可分?“自古长安西风雨”便是其有力的佐证。
千年之后,随着浐河与灞河的消退、没落,西安曾经的辉煌连同“大水大绿”一起被蒙上厚厚的尘埃,“灰色调”成了这座十三朝古都历史与沧桑的记忆。
然而,随着浐灞生态区生态改造工程实施带来的国际化绿色盛宴,人们惊喜地发现,记忆中“灰蒙蒙”的西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鲜花、丛林、绿水,绿色开始成为千年古城西安的主色调,“八水绕长安“的水系新格局正在西安全面形成。
而这一切,与浐灞生态区在生态治理中科学的前瞻性和巧妙的规划密切相关。
据介绍,桃花潭生态治理先通过河道清淤辟出800多亩的湖面,利用经过环保处理的建筑垃圾堆出150多亩的湖心岛,并用清出的淤泥作覆土在岛上遍植桃树,形成了桃花潭、桃花岛景区。这种方式既使垃圾得到有效利用,又极大减少了土方石料等建筑用材,使该工程成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统一、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并举的生态示范项目。
以浐河为例,由于河道两边的纵深有限,浐灞生态区因地制宜,使浐河将上游的雁鸣
湖、中游的桃花潭、下游的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串珠成线,不断丰富河流应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这其中,包括有将垃圾分类处理后就地堆山挖湖建成五湖相连人工湖泊,再在河道滩涂地种植重建植物群落形成的雁鸣湖湿地景区;也有通过治理挖沙泛滥现象,形成具有生物群落恢复、污水生物处理、自然水面恢复等多项生态功能的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此外,举世瞩目的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现在的西安世博园景区更是浐灞生态区治理灞河过程中的一个奇迹,该项目在取缔非法采沙场的同时因地制宜,对滩涂地、废弃沙坑进行整形,取坑为湖,取陆作洲,引来灞河之水,形成湖中有岛、岛洲相连、洲内有潭、积潭成渊的壮美生态景观。
今年年初,西安世博园荣获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成为陕西省唯一入榜景区,不但为西安创建生态园林型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也进一步引领了西安乃至陕西生态旅游版块的崛起。
在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八水润西安”的新背景下,浐灞生态区根据浐河两岸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合理安排功能分区和布局,进一步显著提升浐
河城市段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和经营功能。作为该项目亮点工程的桃花潭景区,也在打造河流整治提升范式的同时,实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统一、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并举的新突破。
如今,走进浐灞生态区,便能走进古老西安记忆的深处,在体味盛世长安百舸争流、烟柳画堤、灞柳风雪的同时,感受现代西安的绿色与生态。
打造陕西生态旅游新高地
浐灞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万年以前。“蓝田猿人”的足迹、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让人叹为观止,及至秦汉唐,浐灞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充满活力。
在深刻思考发展命题之后,浐灞生态区近年来坚持错位发展文化产业,着力铸造文化品牌,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在生态文化的影响下,浐灞生态区的旅游产业也快速崛起,西安世博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桃花潭景区等一系列生态旅游景区在成为浐灞生态区惠民亮点的同时,也以其强大的聚集效应使浐灞生态区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规划面积8715亩,目前对外开放4700亩,景区包括南大门、科普馆、观鸟塔、浐灞水街四大标志性建筑,灞野堤洼、寒梅曲水、荷塘蛙鸣等六大湿地景观,以
及花溪茶社、果园、农园、户外拓展基地等十大体验项目,景区囊括了荷塘、村落、池塘、岛屿沼泽、沙湾、旱沟、溪涧在内的七大湿地类型,集居住休闲、旅游观光、景观展示、环境保护、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等于一体,拥有较强的生态净化功能。
桃花潭景区,于今年“五一”免费对外开放,位于浐灞大道和华清路之间的浐河段,占地面积1516亩,水域面积608亩,景区通过塑造自然岛屿,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形成了以浐河河道为轴、东西两岸的景观带。景区内燕子洲、荷塘锦鲤、春屿芳菲、柳溪栈桥等景点别具韵味,融情于景。
在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基础上改造提升而成的西安世博园于2012年4月28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园区总面积41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8公顷,总体保留了世园会“花、绿、水”的神韵。各种珍奇花卉、园林山水、微缩景观随处可见,美丽的白天鹅、成群结队的小鱼、自由翱翔的小鸟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美画卷。去年以来,西安世博园在保留“一塔四馆”的基础上,将“四宝馆”提升改造为“儿童萌宠馆”,陆续引入羊驼、果下马、梅花鹿、小熊猫以及黑熊、骆驼
等19种300余只动物与游客互动,并打造出包含30多个娱乐项目的世博园绿色体能乐园,为不同年龄段游客提供互动体验项目。2013年,西安世博园入园游客量已超过600万人次。
为进一步加强与游客的互动体验性项目,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度湿地公园等景区举办了“单身青年骑行联谊活动”、“缤纷童年·手绘世博”、“亲子定向越野体验活动”、“世博园徒步健康行”、“传承世博爱心·关爱回归儿童”、“携手倡环保·相约在世园”、“‘中国梦·世纪曙光’百名留守儿童世博游”、祓禊群众文化节等公益亲民活动,吸引了上万名游客热情参与。
与此同时,西安世博园借助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婚庆产业,目前已吸引蒙娜丽莎、台北莎罗、大城小爱、韩国薇拉等23家婚纱摄影机构入驻,预计年入园拍摄婚纱的人数可达3万多对,占据西安市户外婚纱摄影40%以上市场份额,被网民称为“西安最幸福景区”。
2013年12月31日,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联合发布了“2013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西安世博园成为陕西省唯一入榜景区;2014年3月28日,在武汉举行的“2013中国旅游总评榜颁奖典礼”上,西安世博园景区荣膺“2013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最受欢迎景区”称号……在开园半年就成功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西安世博园依托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
和运营理念被市场与行业广泛认可,也为大型展会的景区化转型提供了范例。
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浐灞生态区桃花潭景区、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度湿地公园累计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紧邻主城区的方位和交通优势,浐灞生态区集“听水、赏花、观景、互动式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正在逐步升温,将进一步引领西安乃至陕西生态旅游版块的崛起,打造陕西生态旅游新高地。
生态旅游引领下的城市崛起
5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国内旅游景区的最高标准,成为行业的最佳,便意味着有了与国际对话的平台。然而,在浐灞生态区的管理者看来,浐灞生态区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区域内一个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而是一个区域的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5A浐灞”,建5A家园才是最终的梦想。
“无论是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还是桃花潭景区,我们都是按照5A级景区的标准来设计和管理的,其中包括垃圾桶、卫生间、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浐灞生态区将以西安
世博园等区域内重点景区为核心打造西安的旅游集散地,进一步围绕该区域建设和完善配套的康体、餐饮、社交、娱乐休闲等相关基础服务设施,打造西安的生态城市公园,陕西的生态旅游城市名片。同时,以‘旅游+会展’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旅游业、文化产业,最终建成国内外游客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西安及周边市民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浐灞管委会主任门轩如是说。
于此,一个立足多元生态景区,打造“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宏伟计划正一步步得以落实。
根据规划显示,浐灞生态区将集中打造以西安世博园为核心的休闲会议产业群,发展以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的生态娱乐产业群,促进浐灞旅游休闲产业做大做强;还将着力打造“中国西安浐灞之旅”精品线路,把生态区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信息咨询、融资服务、游客集散、旅游餐饮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配套体系,优化“大西安”旅游产业布局……
“按照计划,桃花潭以及整个浐河的全线治理将于10月份基本完成,明年我们的重点将是灞河下游打造一条休闲观光带,同时在河道河堤治理的过程中,结合产业发展对浐灞生态区内的观光游做一次深度开发与提升。此外,我们还将不断完善浐灞生态旅游的人文内涵,通过仰韶文化陶馆瓷馆、文
化走廊、数字化博物馆以及纪录片等为游客提供更多了解历史人文的渠道,目前在央视《探索·发现》热播的《浐灞长歌》,体现的就是浐灞河源上游从猿人时代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浐灞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杨六齐介绍说。
于此,一个大5A格局的理念不断趋于成熟。
“生态旅游的发展目的在哪里?最终依旧是要回归到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上来。无论是桃花潭景区还是我们已经推出的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都是浐灞生态区崛起的引擎,而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崛起。”杨六齐表示,只有在全盘化思考和区域化战略的基础上去考虑,才能跳出局限一个景区的旅游怪圈,回归到一个城市的旅游,一个区域的旅游。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表示,浐灞生态区内各大生态型景区的不断亮相对于提升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促进西安打造一流国际旅游目的地有着积极作用,日后必将为丝路起点的古都西安产生新的品牌效应,营造局部热点,吸引投资商的眼球,继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