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运行14年后,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于9月15日撤销,其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从“协调”到“联席”,意味着与假日旅游相关政府工作序列的调整组合,预示了旅游休闲的内涵将得到重新解读,相关政策引导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政府酝酿并促成这种变化,是行政理念嬗变的结果,也是走出集中休假机制导致的一系列困境使然。
假日办结束使命
法理性模糊和效率低下,决定了假日办使命的终结。
14年来,假日办工作得到的关注度,绝对处于政府或类政府机构的前列,其工作质量也备受争议。
客观讲,假日办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误解,但总被质疑也有自身原因。首先,假日办的属性不明确,由其决定休假时长和周期,缺少法理支持。其次,14年来假日办决定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几经变化,其决策过程缺少公众参与,由此消减了“法定”含义,而凸现了“人定”含义。
最重要的是,假日办因黄金周而设,而黄金周既释放了巨大的消费潜力,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景区超负荷接待透支甚至损毁了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下降致消费者利益受损等。这些限制了公众的旅游休闲权,也让“黄金周拉动消费”的说法变成了数字游戏。事实证明,由于人口基数过大而旅游开发品种单一,集中休假机制在极大增加管理成本的同时,并不能有效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同时,假日办缺乏全国范围内的资源调动能力以解决问题,其开辟的消费者权利救济渠道过于狭窄,且与其他救济渠道叠床架屋。法理性模糊和效率低下,决定了其使命的终结。
联席会议可期待
发挥协调相关制度、细化操作规则的功能,从而推动旅游休闲领域的改革深入进行。
由规格更高、法理性具足的国务院旅游部际联席会议接棒假日办,明确了管理权力的来源,为提高管理效率、解决现有问题做了机制准备。
改革,需要让旅游休闲回归本来属性。旅游休闲权本质上是一种公民权利。1999年黄金周和假日办设立,出发点是繁荣经济,这有当时的现实背景,但风险在于,将公众的休闲权视作工具,这是后来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内在原因。只有普遍认同公众的旅游休闲权,才能找到合理安排法定节假日应遵循的规则。
改革,要让现有的旅游休闲法定权利真正兑现。2008年,国务院颁布《职工带薪休假条例》,2013年提出《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将落实带薪休假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提出。可以看出,认可公众的旅游休闲权利,培育可持续的新型旅游休闲生态,制止旅游服务质量下滑是已经确立的政策方向。推动这些涉及固化利益格局、牵动最广大公众利益的改革,离不开强有力的政府机构主导。
改革,还要优化依法休假的制度环境。依法休假概念,在近年的政策文件中屡被提及,折射了公众休假权缺乏刚性保障的现状。实际上,除了《职工带薪休假条例》,在更高法律效力层面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旅游法》以及同级的《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对公众的休假休闲权设定了保障条款。但在落实层面,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既在于相关法律法规多注重原则表述,缺乏操作细则,也在于相关制度没有形成协调的有机整体。部际联席会议可以协调相关制度、细化操作规则,从而推动旅游休闲领域的改革深入进行,以顺利达到“2020年基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目标。
创新休闲模式
一旦形成中国式的、常态的、分散式的休假休闲模式,国人休假休闲就可以更从容。
以普遍的带薪休假为重点目标,政府主导改革、推动制度建设是已经明确的前景。但达成这一目标,面临的挑战不比其他坚冰区改革小。
挑战主要来自三方面。其一是企业阻力。劳动市场总是雇主市场,雇员在要求合法休假权时总是处于弱势地位。一般的企业文化传统又是鼓励不计报酬的加班加点,而非带薪休假,进一步压缩了推广带薪休假的空间。
其二是政府督导能力的限制。对于忽视或有意剥夺职工休假休闲权的企业,不是没有督察机制,比如劳动监察部门。但客观看,政府的督导触角很难深入所有微观实体。而且,政府部门还没有彻底划清与经济实体之间的界限。政府部门习惯于关注企业和社会贡献率而非劳动违法的情况,一时难以改变。
其三是公众尚未形成真正的休闲文化。公众随大流赶热闹式的休假休闲方式,以及基于这种习性产生的利益机制,培养了粗放的旅游模式,限制了多样化的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些挑战,全靠政府无法应对。政府能解决的是宏观环境问题,微观方面还需要其他跟进。从国外经验看,业已形成休假休闲传统的国家,多是福利型社会,但这种模式已出现问题,而且需要支付的成本太大,中国学不了。相对而言,在政府创设休假休闲制度环境的同时,通过企业内部权力的制衡来保障职工权利,是可行之路。现成的职代会、工会等组织应更加机制化、实体化,发挥平衡作用,以提高雇员的谈判能力,形成内外结合的推动之势,中国式的、常态的、分散式的休假休闲模式就有望形成。一旦形成这种良性模式,国人休假休闲就可以更从容,旅游环境也可以逐渐恢复。
加上周末,中国人每年的公共假期有115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实际休假质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们需要通过机制上的改革和文化上的重新认知,找到切合实际的路径,逐步提高休假质量。这既关系到所有人的现实福祉,也关系到更长远的前景。国人的身心健康快乐,是未来发展的首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