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为常态性地做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这项工作,2014年5月29日,西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与市发改委(市西部开发办公室)一套机构、三块牌子,作为常态机构,长效运行,协调、统筹推进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体现了西安积极谋划、抢抓机遇、努力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信心和决心。
汉唐长安因丝绸之路而伟大,丝绸之路因汉唐长安而不朽。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中华盛世的骄傲与荣光。去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相对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新起点”对西安来讲,有着崭新、丰富、独特的内涵,西安是承接东部乃至全球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沟通内陆与亚欧大陆桥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大的物流中转中心,融汇亚欧丰富多元文化的重要平台。
时值“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一周年之际,记者围绕西安市如何抓住机遇、全面谋划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一步怎样全面推进新起点建设各项工作等问题,专访了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赵寅科。
大举措——全面谋划新起点建设蓝图
记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伟大战略构想,给西安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年来,西安是怎么谋划来把握这一机遇的?
赵寅科:如果说古丝绸之路开阔了中华文明的视野,为汉唐盛世增辉添彩,那么今天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全新的伟大事业,无疑会为西安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一年来,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市长董军先后多次针对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研究具体措施。全市上下抢抓机遇,迅速行动,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体系。
2013年11月,西安市委、市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结合新时期西安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角色定位,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高地六中心”(“一高地”即开发开放高地,“六中心”包括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努力把西安建设成最具发展活力、最具创新能力、最具辐射带动作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为了积极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去年9月,在习近平主席和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见证下,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市长共同签署了《中国西安市与土库曼斯坦马雷市建立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协议书》。去年11月,在李克强总理和米尔济亚耶夫总理见证下,市长董军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市长共同签署了《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去年9月,西安发起并召开了丝绸之路沿线20个城市圆桌会议,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加强合作协议书》,倡导并联合丝路沿线15个城市发布了《西安宣言》。
为常态性地做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这项工作,2014年5月29日,市委、市政府成立了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与市发改委(市西部开发办公室)一套机构、三块牌子,作为常态机构,长效运行,协调、统筹推进全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为进一步明确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2014年6月,我们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面向全球征集规划大师,启动了《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8月,启动了《国家级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规划编制工作。
记者:西安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作为统筹协调全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常态化运行机构,对下一步工作有些什么样的考虑?
赵寅科: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具有全球视野和前瞻性的战略构想,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世纪工程”。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赵正永书记今年9月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署名文章,从以下方面谋划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
一是提升国际内陆港功能,建设西安国际中转枢纽港。西安铁路局正在开展新筑货场的规划建设工作,市政府将成立“西安港”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全面启动将“西安港”纳入国际港口航运体系和争取国家港口代码的申报工作,港口体系规划、总体布局规划以及港口信息交换设计方案的编制研究工作已全面开展,将于今年内完成方案设计及上报工作。
二是打造航空—铁路—公路无缝衔接中转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去年12月,西安国际港务区与空港新城启动了联动发展相关工作,拟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国际港务区之间建立“货运快速专线”,开展了空港与陆港货运快速连接线的规划设计工作,目前方案研究报告已初步完成。同时,开展了建设虚拟空港、实现陆空代码共享的相关研究工作。
三是加快领事馆区建设,推动丝路沿线国家在浐灞设立领事馆。去年8月13日,外交部下发了《关于启动西安领事馆区建设的复函》,同意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建设西安领事馆区。目前,浐灞生态区已编制完成了《西安领事馆区战略规划方案》初稿,已与南非、泰国、韩国进行了接洽,加快领事馆区建设。
四是加快推进上合组织大学中国校区建设。去年9月25日,欧亚经济论坛期间,哈萨克斯坦前总理捷列先科亲临西安浐灞生态区考察学校选址工作。目前,市教育局、浐灞生态区正与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就学校设立的模式、申办流程等有关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五是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合作。今年9月24日,将主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圆桌会》,国内外近30个城市将签署《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深化务实合作备忘录》。西安市与亚美尼亚久姆里市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协议书,西安市与意大利两城市签署建立友好交流城市协议书。
我们还将开展青少年交流互访,建设文化教育平台,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建设,策划实施“西安走进中亚西亚”系列推介活动,打造西部电商交易仓储物流中枢等工作。
大通道——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大枢纽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举措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道路联通”,时至今日,虽然现代交通四通八达,但这条黄金大通道仍然通而不畅,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西安做了哪些工作来促进“道路联通”?
赵寅科:昔日的丝绸之路承载着我们这座城市太多的荣光,复兴丝绸之路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市委、市政府立足西安实际,在“道路畅通”上做了许多工作。
首先是完善设施,畅通陆空交通通道。西安市委、市政府把“绕城国道连接工程建设”作为“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大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以西安(咸阳)机场为中心,着力推进“一流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和向西开放空中门户的建设,实现与中亚的“空中对接”,新增国际(地区)航线4条,国内外总航线达到243条,上半年旅客吞吐量1365.4万人次,正在实现西安至阿斯塔纳、塔什干、阿拉木图等城市直飞。
其次联通内外,增强国际通关能力。为了进一步增强西安联通东西、直达通关的服务能力,西安国际港务区分别与新疆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两地签署了《港区共建互赢合作协议》,与上海港、天津港、连云港、青岛港等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6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正式对51个国家公民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成为西北首个享受这个政策的城市。“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已实现常态运营,每周一班,西安装载的集装箱仅需18天就能到鹿特丹,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
记者:可以看出,西安市在通道建设方面超前谋划、积极探索,取得了诸多进展。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行动,进一步做好“道路联通”这篇大文章?
赵寅科:我们将充分利用西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领域,建设通江达海、陆空联运、无缝衔接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首先,要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段的通行和辐射能力。按照加密、扩能、增网的思路完善路网体系,加快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交通枢纽建设,本着“客运强枢纽、货运扩运力”的原则增加铁路营运里程,争取上合高速公路第一阶段从圣彼得堡延伸至西安,实现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公路对接,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交通运输黄金通道,努力把西安建设成为“西来东去”的出海点和“东联西出”的汇聚点。第二,要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航线建设将按照“港韩加密、丝路成线、周边成网、洲际突破”的发展目标,以“先经停、后直达”的方式,分步开通西安至中亚和欧美澳等洲际航点,着力开通至阿斯塔纳、塔什干、阿什哈巴德以及阿拉木图航线,打通向西开放的空中走廊。第三,我们将加快推进西安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开通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数据业务,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信息交换枢纽。创建欧亚电子商务交易及展示平台,构建起以西安为中心的网上丝绸之路。
大市场——建设联通内外的商贸物流大平台
记者:拥有东市和西市的唐长安城,是世界的大市场。价值是在生产环节产生,在流通环节实现,要提高西安的国际化程度,就必须建立国际大市场,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西安,在这些方面,西安做了哪些工作?
赵寅科:市场是交易实现的场所,是现代经济不断循环发展的主战场。西安建立大市场的第一环节就是要创造条件,把国内国际的生产要素聚集西安。
为构建形成丝路沿线城市商贸物流交易大平台,西安敞开怀抱,与丝路沿线城市加强合作、联手共进。2013年10月,西安与酒泉签署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郑州、乌鲁木齐等24个国内外丝路沿线城市签署了《乌鲁木齐共识》,西安海关与乌鲁木齐海关签署了《关于建立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2014年7月,西安与兰州签署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出台政策、搭建平台、拓宽渠道,积极支持我市企业开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第十八届西洽会暨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西安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达38.43亿美元,签订国内联合项目合同总投资额2560.59亿元,这为我们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大市场、开放大平台,创造了基础。
记者: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无疑就是要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的更加紧密,相互合作的更加深入,发展空间的更加拓展。西安将采取哪些举措,抓住机遇,打造无国界的大市场、大平台,以促进更加紧密、深入的合作,成为区域内的强大“磁石”?
赵寅科:我们立足西安现有的平台优势,至少可以在以下几点上发力:第一,整合提升综合保税区功能,打造国际商品物流集散中心。把西安综合保税区、西安出口加工A区和B区、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和正在申报的航空产业综合保税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保税物流中心整合起来,推动以多式联运为主的西安集疏运体系建设,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辐射中亚乃至欧洲的商贸物流网络大格局。第二,着力推进西安港建设,打造陆地国际中转枢纽港。依托西安综合保税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路港三大平台,重点发展“六大百亿产业组团”,将西安国际内陆港纳入国际港口体系,把西安国际内陆港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国际中转枢纽港。第三,以大通关为目标推进贸易便利化。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天津、青岛、连云港等港口城市的合作,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做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第四,加快构建公平、统一、高效的监管服务体系。积极探索负面清单利用外资管理模式,在金融、加工、物流、结算等领域与世界接轨,创造国际化、市场化、便捷化的营商环境,为我们申报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自贸园区创造条件。
大产业——构建新起点建设的大支撑
记者: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宏大战略构想的指引下,昨天西行的“路”变成了今天充满希望和梦想的“经济带”,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过程中,您如何看待产业发展与城市复兴的关系?西安当前的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赵寅科: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力量、动力和推手,对西安而言,如果说以前在世界版图上还仅只定位为文化之都的话,现在和未来也一定要成为世界产业版图上备受跨国企业巨头关注的坐标,成为国际国内高端产业的承载地,要实现这一巨大变化,产业无疑是第一推动力。从西安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结构态势(52.2:43.3:4.5),显现出经济正处于向高端化迈进的发展阶段。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渭北工业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使入区企业达到了1204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3.2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22.5%,正在成为西安扩张经济总量的新支撑、优化产业布局的新战场、提升产业结构的新动力、实现集约内涵发展的新途径。二是服务业发展态势蓬勃。我市不断加大对服务业重点领域、试点聚集区、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实施“西安市服务业优势企业和重大项目倍增计划”,重点建设了8个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聚集区,培育扶持和新建了一批成长型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服务企业。三是以五大主导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全市旅游业已连续3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水平进一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三年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可以说,以五大主导产业为主体的西安现代产业体系,与丝路沿线城市丰富的能源、生态、文化资源形成了良好互补关系,为西安与中亚各国进一步拓展空间、实现合作共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西安提升城市竞争力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产业发展是一个城市繁荣发达的基础,而对于“一城文化半城神仙”的西安而言,如何深化产业合作,形成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有力支撑?
赵寅科: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矿产、能源、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无论在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方面还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西安与它们都有广阔合作前景。我们将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我市与丝路沿线城市的经济合作。在园区建设方面,我们正在策划建设“中亚·长安产业园”、“国家级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中新产业园”等开放型经济园区,并相继建成和正在建设一大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这些园区是西安深化产业合作发展的大平台。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我市将进一步发挥西安在重型卡车等品牌、研发和规模优势,支持骨干企业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共建特色产业园区,在智能制造、航空、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在能源方面,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区域共同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合作建设高端油气化工项目。在金融方面,进一步加快建设金融商务区,着手建立与中亚合作的内陆离岸金融市场与合作发展基金。为了进一步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全市整合出4.05亿元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专项资金,推进西安与丝路沿线城市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度合作。
大文化——创建展现新起点城市魅力的大舞台
记者:西安拥有千年古都遗存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采取了哪些举措来充分发挥古都的文化资源优势?
赵寅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力,城市是文化的载体。2011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并加快推进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建设”,充分挖掘了汉长安城遗址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将"华夏故都"的深厚历史文化与旅游业发展实现了完美对接,营造出了城市文明、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近年来,西安先后建成开放了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西安曲江三大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博物馆、曲江寒窑遗址公园、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去年9月大唐西市丝路风情街开街,去年11月大型歌剧《张骞》在西安连演5场,场场爆满、完美收官,今年6月18日长安号·丝绸之路旅游专列正式开行,今年6月22日在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等5处遗迹的成功入选,极大彰显了西安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西安提升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树立世界文化遗产大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看得出,您对这座城市历史文化魅力感受很深,那么,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过程中,如何更深层次地彰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呢?
赵寅科: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西安与丝路沿线地区文化交往历史悠久。我们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进一步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交流合作。
第一,打造“汉风古韵”的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作为古丝路的起点,西安拥有丰富的丝路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成功,为我们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与沿线国家和兄弟省区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精心组织实施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大遗址保护工程,开辟一批跨国丝路旅游线路,努力打造各国广泛认同的国际旅游品牌。第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资源聚集中心、科技创新交流中心、科技成果国际交易平台,构建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大市场。第三,利用西安现有中亚人才培训教育基地的条件,积极拓展与中亚各国大学的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穆斯林学生学习培训基地等文化教育交流平台。
大生态——建设新起点和谐宜居大都市
记者:去年12月,赵正永书记指出,要把西安建设成社会和谐、城市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按照这一要求,西安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
赵寅科:把西安建成“社会和谐、城市宜居”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把这项工作当做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来抓,2011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了“八水润西安”工程,恢复西安“八水”胜景,让“八水”滋润古城、惠泽市民,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使之真正成为陕西的绿色心脏和西安的绿色屏障。目前,这些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桃花潭、沙河水街、西安湖等“八湖十湿地”和秦岭北麓旅游生态区,已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胜地。“八水润西安”的典范之作——南门护城河水上游览示范区、汉城湖景区建成开放,现代水景与历史文化遗迹交融一体,相得益彰。护城河上画舫行,广运潭畔塔双影。汉城湖里龙舟劲,生态湿地百鸟鸣。这些景点已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游客的首选旅游地。
记者:生态宜居是广大市民对城市居住环境的美好愿景,西安在全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过程中,将有哪些举措进一步促进生态宜居的美丽西安建设?
赵寅科:关于“宜居”,老百姓有一个朴素的认识和期待,就是要“天蓝、地绿、水清、路畅”。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建设中,我市将用生态化的理念推动城市永续发展,以服务化的社会治理理念建设宜居西安,继续积极实施治污减霾、八水润西安、秦岭保护、缓堵保畅等城市环境治理工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优化城市服务环境,持续做好十件惠民实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为市民创造路更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洁的美好家园,使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宜居、最美丽的国际化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