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一、统万城的历史追溯
(一)名称来由
统万城是我国东晋时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夏国(407~431年)赫连勃勃建都的地方,始建于公元413年,建成于公元419年,至公元427年被北魏占领,作为都城仅存在了8年。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北部,虽历经1600年风雨沧桑,至今仍气势恢宏,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的一座重要都城遗址,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记载:“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邻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都城故名统万城。都址处于奢延水和黑水之间。奢延水就是今靖边县无定河上游的红柳河,黑水则是无定河北岸的支流淖泥河。
(二)选址原因
一是地理环境相对优越,适宜发展畜牧经济。尽管统万城周围土壤以沙质土为主,但由于当时的天气有春夏冷湿的现象,尤以每年的春季至秋季为最好的季节,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因而当时的统万城周围应是水草丰美,是大夏国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此外,无定河流域的生产方式已从秦汉时期的农业经营转为畜牧业经营,而夏国的居民构成以游牧人口居多,把都城选在无定河流域的统万城,其目的之一就是考虑这种基本之需。
二是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从对外发展和防御来看,统万城在军事上具有战略地位。日本学者市来弘志指出:统万城位于鄂尔多斯沙漠南缘路之上,不仅进攻陇东便利,并且如溯无定河支流而进马上便可由洛水而出,正处夺取长安的两条进军路线的交汇处。另外,若沿沙漠西行,再急转南下,又可顺高平川谷直达高平城。可以说在以河套为进退之地,视南下为争夺目标的格局上,统万城作为向外发起攻击的据点,具有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战略地位。在袭取东晋占领长安以后,赫连勃勃留子赫连王贵镇守长安,自己仍回统万城,其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凭借黄河天堑和统万城的坚固来防御仇敌北魏。
三是交通便利。统万城正处在一个“十”字的交汇处,向西与高平有道路可通,向东有道路可以到达黄河边,向南与长安有道路可通,向北与代来城、大城等也有道路可通,因而交通比较便利。
另外,赫连勃勃曾是后秦将军,长期活跃于陕甘及山西一带,地形熟悉,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岁月,在此占地为王也是正常选择。
(三)轮廓构成
统万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宫城内有赫连勃勃居住的皇城,内城是各级官署和王侯贵族的居所,外城则是一般居民区。内城垣保存比较完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南部的西城和东城是重心所在,外郭城墙向西北方向拉长,在外观上出现的是一个极不规则的刀具形状。东城和西城本身略呈长方形,中间以城墙为隔。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墙体残高2米—10米,墙基宽10米—16米。城墙的四角筑有方形墩台,现最高处达31.6米,城基最厚处达25米,墙体高处达20多米,周围筑有马面30余座。建筑材料主要是天然白土,据记载,城墙是以此土经蒸煮压实而成,故当地俗称白城子。
二、统万城的历史地位
统万城是匈奴族大夏国的都城,虽然大夏国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28年,但统万城却在建成之后的5个多世纪里一直是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扼守“草原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重镇之一,有行政建制历时八百多年之久。
统万城不仅是多民族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朔方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重镇,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交往、互渗、融合的重要桥梁,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及其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