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李十三》剧照 尤雍霖 摄
《李十三》剧照 尤雍霖 摄
中国文化传媒网陕西频道讯 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让陕西这片土地上人才辈出,李芳桂(又称“李十三”)以其存世的《春秋配》《白玉瑱》《万福莲》《火焰驹》等“十大本”戏剧剧作流传全国而名扬至今。近日,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创排,以陕西历史文化名人、清代剧作家李芳桂生平为线索的新编秦腔历史剧《李十三》于中秋期间公演,获得了多方的认可。
《李十三》以陕西历史文化名人、清代剧作家李芳桂的人生命运为线索,讲述了李芳桂关注民生、表现现实、针砭时弊,体恤百姓,为民写戏,为事立言,立足醇风俗、美教化,执着于戏曲创作,反对黑暗统治,最后以身殉戏的故事,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和责任担当。该剧由陕西省一级编剧谢迎春创作,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执导,一级作曲薛天信、邓增奇担任音乐设计,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著名秦腔须生谭建勋领衔主演,眉碗团多位一、二级演员助阵演出。
清代大剧作家李芳桂(又名“李十三”),是一位对民族戏曲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先驱。他的创作生涯始于五十二岁,六十二岁即遭朝廷迫害,殁于追捕逃亡中。在潜心戏剧短短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李芳桂为人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存世的《春秋配》《白玉瑱》《万福莲》《火焰驹》等“十大本”剧作流传全国,《白玉瑱》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秦腔正宗”李正敏常演的名剧,五十年代又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碗碗腔形式搬上舞台,广受欢迎;《万福莲》先由著名剧作家黄俊耀改编为《女巡按》在西安演出,戏剧大师田汉观看后改为京剧《谢瑶环》,名振京华;《火焰驹》拍成秦腔艺术片,在全国上映,影响久远,被多个剧种移植并列为本剧种名剧。时代更迭,文艺复兴,但历经数百年的李十三“十大本”不仅未被历史长河的浪涛所湮没,反而伴着历史的推进,远播于海内外,至今常演不衰。
秦腔《李十三》将李芳桂传世之作《火焰驹》《万福莲》等剧的经典片段镶嵌其中,用秦腔作为主体贯穿全剧,采用人扮演皮影演唱碗碗腔的戏中戏,使碗碗腔的委婉细腻与秦腔的慷慨激昂既形成鲜明的对比,又有机地融为一体,以渲染情绪,显现主题。整部作品文化内涵丰厚,主题深刻鲜明,艺术形式新颖,极具观赏性。
据悉,近期公演结束后,剧团将广泛收集观众反映和专家意见,对剧目进行进一步精雕细琢。团长曹治中表示,“‘李十三十大本’是中华戏曲文化的经典,也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搬上舞台,让后人铭记李十三先生的功绩,继承和发扬他的创造精神,以始终不谕的热情,创作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精品剧作,为秦腔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团长的话道出了参演人员共同的心声。
近年来,以在全国连续演出400多场的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为主打品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眉碗团对秦腔艺术的传承弘扬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赞扬。在成功的背后,全团上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对剧目质量的严格把控,精益求精的创牌目标,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李芳桂的扮演者谭建勋,极好地捕捉到了人物的内在气质和外在神韵,表演细腻生动,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一个为民写戏为民呐喊的清代知识分子形象。(尤雍霖)
《李十三》剧照 尤雍霖 摄
《李十三》剧照 尤雍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