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全民阅读与全天书店
工作忙、缺乏阅读时间、好书越来越少、书价太贵、不知道该读什么书,是很多人给出不读书的理由。
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不足于日本的1/8,高经济增产指数和低阅读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7月中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公开表示,备受关注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完成第八稿,目前已进入了国家的立法程序。这表明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将在近年内成为现实。
除了国家政策的推动外,传统的图书零售业也开始用自己的力量唤醒大众的阅读习惯。打折、促销、办书展、作家签售、名家讲座。越来越多书店开始效仿台湾诚品书店,试水24小时不打烊的经营方式。
诚品书店是在台湾非常有名气的24小时书店,目前已在台湾开设了50多家分店。无论是否购买,你都可以在这里或坐、或靠、或躺,尽情地畅游于书本的世界。诚品书店几乎翻新了“书店”的经营概念,将书店提升为新文化的休闲场所,更因其积极培养人们阅读习惯成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
“诚品现象”引起了文化界的思考与讨论,西安也开始出现24小时营业的书店。6月21日开始,西安万邦图书城和嘉汇汉唐书城联手开始实行24小时营业。两家书店重新改造环境布置,开辟专门阅读区域,激发市民阅读热情,引导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风尚。
晚上10点半,一位正在汉唐书城看书的女顾客说:“白天要上班,晚上才有时间。听说这边24小时开门,就过来看看,以后会经常过来。24小时营业给我们这些读书爱好者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就算只是晚上急用一本参考书,也有地方可以买到了!”
周女士本是陪着孩子来买书,“我是陪孩子来的,给孩子买一些参考书,借着这个机会我自己也来看看,感觉挺好的。”
一位正在整理书架的员工回忆说,“有一位父亲陪着自己八岁的女儿在书店看了一夜书。在这个大人都不读书的社会,这样的姑娘太难得了!这是我见过最美丽的小姑娘!24小时营业虽然加大了工作量,但是大家并没有怨言,因为我们都是爱书的人。”
24小时书店的坚守
24小时的书店确实方便了很多读者,在享受精神大餐的同时,人们更关心书店是否能坚持下去。
毕竟台湾诚品书店在图书销售上是不赚钱的,创始人吴清友也承认诚品“书店”是靠“商场”才获利。台北101旁的信义诚品是诚品在台湾的旗舰店,4万平方米的空间,除了书店本身的1万平方米之外,3万平方米作为商场,全都租出去给其他品牌,目前商场的营收早就超过书店。而西安的书店经营相比单一,如果不能做到复合经营,又没有政策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能否坚持下去呢?
万邦书城的一位店员说:“晚上来看书的人本来就少,销量和白天肯定没法比较,何况灯光、空调等等都需要成本,还有人员分配,自从实行24小时制度以后,店里的员工都是三班倒,人员工资也是一大笔开销。”但她又坚定地说“成本问题老板会想办法解决。你放心,我们老板说过了,哪怕只有一个顾客,我们都会继续坚持!”
一位书城负责人也表示:“根据市场规律来说,24小时营业并不符合书店盈利的目的,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如果能得到一些政策的扶持,我们会做得更好。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书店加入这一行列,肩负起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责任,给市民提供更多便利。”
大都市需要阅读的力量
阅读构建着城市的灵魂和生命,塑造着城市的精神和气质,代表着城市的活力和未来。没什么比读书更能让人触摸历史,领略先人的智慧,思索所处的现实,展望不久的未来。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力量根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精神的力量,而一个国家精神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力量。”
作为一个文化古城,西安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古迹和灿烂的文化。而更让人驻足的是它流动于城市的街巷间,融贯在城市的韵律与生活中的气质与风骨。这种内敛厚重文化同样需要通过阅读去理解、传承与维系。西安也是一个建设中的国际化大城市,更需要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的变化,确定自身的定位,解决如何发展如何建设的问题。
近年来全省各地市图书馆一直在积极努力,策划系列的活动来吸引市民阅读。但受时间、场地、设置的限制,收效并不大。如自助借书亭等自助借还书设备,因数量过少,仅局限在图书馆内使用,给读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有读者建议:能否在各个地铁站、车站、火车站、大型社区里大量设立自动借书亭,让市民在花很少的钱的情况下,就可以借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向社会开放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让图书资源最大程度的流动起来。
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有优秀的作品,以及将阅读视为时尚以读书为荣的社会环境。更需要阅读场所、阅读条件、阅读指导等多方面的帮助,这需要政府、社会、公众三方合力才行。读书是终身学习的过程,应该让阅读从习惯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活到老,读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