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新居新业新奔头
——定边县杨井镇范源峁村见闻
休闲文化广场上健身的村民
白于山区涉及我市定边、靖边、横山、子洲4个县的57个乡镇609个行政村,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历史上以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信息闭塞、发展滞后而闻名。
2009年8月,本报曾组织记者开展“走进白于山区”系列采访活动,较全面深入地报道了白于山区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5年来,白于山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人民生活状况有没有改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进展怎样?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2012年12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采取了哪些办法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带着诸多疑问,本报组织记者开展“再进白于山区”专题采访活动,为广大读者再现白于山区的深刻变化,也为山区60多万人脱贫致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定边县杨井镇高天梁村范源峁自然村地处白于山区,过去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窑洞里,一年辛苦劳作下来收入十分有限。如今,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范源峁村村民不仅搬离原先破旧的窑洞住进漂亮的新砖房,而且大力调整种植养殖结构,走上了逐渐富裕的道路。
范源峁村现有31户村民,共计220余人。盛夏八月,走进范源峁村,宽阔整洁的柏油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白墙红瓦屋顶上安装着崭新的太阳能热水器,道路两旁新栽的樟子松在风中摇曳,一切都显得现代而又不失乡村的恬淡。
告别土窑洞搬进新砖房——
“现在住房条件好多了”31岁的孙晨凯是土生土长的范源峁人,以前因为家里穷,一家6口人只能“窝住”在位于半山腰的4孔窑洞里,老旧的窑洞时不时往下掉土渣。“遇上下雨天,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刻清扫院子,若是打扫不及时,院子里的脏物就全部流进水窖里。”孙晨凯回忆道,由于属于沙土院子,下雨过后取上来的水过滤掉异物后,还经常是浑浊一片,散发着浓浓的泥土味。
2011年,村里开始建设新农村,同年秋天,孙晨凯和一些村民便陆续搬进了新房。新房建在山脚下,总共30多套,每套拥有5间屋子,每间30余平方米,而且附带一个250平方米的院子。院内也进行了硬化,修了水窖,每年雨季收集到的雨水基本够解决一户人家一年的人畜饮水问题。
村里还修建了通村道路,安装了路灯,建起了文化广场,每家每户基本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这样的居住环境跟以前比起来不知好了多少倍,有的甚至与城里相比也不差。”孙晨凯感叹道。
大力调整种养殖结构——
“今后的收入也将逐渐增加”范源峁村跟白于山区的其他地方一样,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依然是水资源短缺和单一的种植结构。多年来,村民将大部分耕地用于种植土豆、荞麦、谷子、糜子等小杂粮。近几年,由于不倒茬、品种不佳等多种原因,土豆产量锐减,最低减到每亩约750公斤,种土豆的收益远不如以往。
正当村民为种什么而发愁的时候,定边县各地兴起种植地膜玉米的风潮。“以前没有人种过,所以第一年村民大都持观望态度。”村民范光亮说,第二年,他见村子里种玉米的村民收成不错,也种了10多亩玉米。
如今,范源峁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玉米,最多的种了20多亩。村委会主任李志俊说:“过去,单一的种植结构越来越不利于村民发家致富,地膜玉米的种植无疑有效解决了种植结构单一的问题,还能额外增加农民收入,并将收获到的玉米秸秆作为饲料发展养殖业,最终走种植养殖业结合发展的路子。”
目前,村子里现已建起拥有14个标准化圈舍、可容纳700只羊子的羊场,年底可以运作起来。李志俊表示,他们计划采取“自愿入股分红”的合作模式,村民可根据自己意愿投入羊子、劳力和钱财等作为入股凭证,使羊场的收益惠及到每位村民,最终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