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原标题:农家花十余年编《慈溪方言》 新华出版社感动出版
慈溪一户家庭历时数年编纂《慈溪方言》出版成书。
上海话,杭州话,绍兴话,每一个地方的方言,都是当地文化的缩影。而慈溪,这个拥有200万人口的杭州湾畔新兴名城,千百年来口耳相传的方言属于吴语范畴。
这几天,一本刚刚出版的《慈溪方言》,吸引了众多新老慈溪人的目光,让人耳目一新。菜场、社区、学校,还有一些企业都在抢着订购。
这是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浙江省方言类出版物,而这本书的作者,是慈溪当地一户普通农家。不少慈溪人说,这本书堪称“慈溪的百科全书”。
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昨天,记者找到了出书的这户家庭。
孙氏族人聚会
一句慈溪方言赢得全场掌声
父亲孙永苗,今年56岁。翻开书就能看到勒口上标着,他与他的女儿孙俊、儿子孙挺是这本书的主编,他的爱人则是这本书的顾问之一。
最早提出搜集方言想法的,就是老孙。
从少年时代开始,老孙对文字就怀有浓厚的兴趣,而对方言的系统整理起源于一次南京之行。
2007年,他去南京参加中华孙氏历史研讨会。当时主办方别出心裁地要求,每个参会的人都要说一句能反映家乡精神风貌的话。老孙当时不假思索就援引了一句慈溪老话“前半夜忖忖自家,后半夜忖忖人家”,寓意“换位思考”。
短短的一句话,顿时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回来后,老孙一直在想:一句方言,就能折服这么多人,太不可思议了。如果能把千百年来老祖宗传下的方言都整理出来,那肯定是件有意义的事。
早在2002年,他就已经开始着手收集方言,而系统整理则是从这时候才开始。
搜集方言是个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刻留意,处处在心。在家里,无论饭桌上还是电话机旁或是床头柜上,都会摆着纸笔。吃饭聊天时,偶有所得,立刻动笔记录下来;打电话时听到对方说的方言,马上写下来;半夜里睡眠中突然想起一个词,也会马上开灯写下来,唯恐第二天醒来遗忘,可谓废寝忘食。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经常会在村口路边设一桌几凳,管茶管酒,唯一条件就是要留一个故事。而老孙则是另辟蹊径,找人多的地方去听。包括庙宇、佛堂、教堂、公园,甚至麻将房,都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每次都是揣着一个小本子,静听默记。久而久之,有些人看他只是记,不说话也没什么表情,不少人以为他是“傻子”。
慈溪方言
分三个片区
只因老孙走南闯北做手工业,几乎踏遍慈溪的每一寸土地,故而对慈溪方言的积累极为丰富,也为他日后的搜集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收集中,老孙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代慈溪包括现在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所以称为古三北。余姚与慈溪北部以漾塘分界,虽然仅一塘之隔,语言却属于两个区片,东部属于甬江小片,西部属于临绍小片,东片口音偏软,咬音有明代鄞县的特色。西片偏硬,接近绍兴口音。另外,还发现了观城北门一带有一个语言特区,仍然保留了明代观海卫驻军(福建福宁卫)后裔的燕语。而老孙一家所在的横河、浒山一带属于西片,故《慈溪方言》以浒山语系为主。
“很多方言,大家只会说,不会写。而我们这次,做了字形、音译上的整理。很多生僻字开始写不出来,我们就从《辞海》、《汉语大字典》、浙东各地的县志里去找。”本书第一主编孙俊如是说。
20多万字的方言收集完毕,怎么编排成了问题。一家人考虑再三,最终选择按照韵母来分类排布。“读者阅读本书之前,最好先读懂语音语法部分的声母表和韵母表。这两张表格借鉴了《慈溪县志》中约定俗成的声母、韵母标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增删与修改。读懂了这两张表格,所有读音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孙俊告诉记者。
新华出版社曾想放弃
最终因感动而出版
“我国的方言研究工作,在语音方面成绩最为突出;在词汇方面,虽有大量的调查成果出版,但研究相当薄弱,连功能较强、利于研究者使用的方言词汇数据库也还未建立起来。而为他们全家人感动的,还有这本书的出版单位新华出版社。
“你这里面上百个生僻字,软件的词库里没有,里面的字,新华字典也找不到……”新华出版社作为全国知名的出版社,第一次看到这样内容的稿件,有着20多年出版经验的编辑庆春雁老师,也几乎傻了眼。
“我们一度要放弃,但他们一家人很执着,不放弃一丝希望,一直让我们帮忙找排版单位,全家人也都在做这个工作,我特别敬重他们,特别感动。”庆老师说,看到这本书内容,发现他们参考了很多资料,非常用心。
找了三家单位,最终出版社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能做排版的单位,光排版就花了几个月。导入字库等难题,排版单位是在老孙在南京读博的儿子孙挺的引导下解决的。
庆老师说,像这样以个人、家庭的名义出版方言类内容的,全国来说都很少。“方言,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个人这么执着做这件事,又不是大款,只是普通人家,你说能不感动嘛……”
《慈溪方言》首印3000册
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慈溪方言
昨天,记者看到了这本刚刚面世的《慈溪方言》,首印有3000册。而在现场,听到书出了,不少街坊、学校慕名购买。
各地方言都有其地域性的特色,而老孙说,慈溪话最大的特色,就是词汇量丰富。一些词汇,是慈溪独有的表述方式。比如“生病”,他们会说“有行挡”、“难过”等。
而这本书目前收集的上万个词汇,囊括了慈溪千百年来在自然科学、风俗习惯、世事人情等方面的精华,词汇形象生动,富有哲理。
孙俊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六十六块头】,这是慈溪的一个风俗,父母到了六十六虚岁时,做女儿的要买肉切成六十六块,煮熟后送给父母,意六六大顺,吃了会健康长寿。
还有反映自然科学的:【睏睏冬至夜,嬉嬉夏至日】冬至夜最长,夏至日白天最长。
【六月盖被,有谷呒米】六月是水稻灌浆长实的时候,此时天气凉,水稻产量会受严重影响。
“我女儿80后,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如今这些00后,幼儿园起就开始要兼修方言了。而现在从70后开始,很多地道的方言都不会说了。”老孙说,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慈溪方言,传承慈溪的历史文明。
本报记者 邹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