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写文章,最高境界是先把自己修炼成圣贤。读了穆涛的散文集《先前的风气》,联想起散文的历史。我感觉到了,《先前的风气》是承绪着散文的文脉的,是承接着先前的散文风气的。是立德立言之文,是敦厚风气之文,境界高迈,超越是非,文字厚道,几乎圣贤气象,直接最高境界。
穆涛的文字在当代作家里是一流的文字,规范正道又幽默亲切,简约含蓄又意蕴丰足。规范正道看起来是文字的基本功,这份基本功是建立在对古代汉语娴熟掌握的基础上的,很多当代作家的古文修养显然不够。规范规范,那是规矩和模范;规格规格,有规才有格。有规矩,然后才可以说有高格。文字是有规矩的,是有门第的,是有身份的,是有等级的。
规范了,才能正道。规范是语法和词法,正道则是一种风格,它来自于作者的语言修养——他能判断出哪种语言风格是有境界的语言,有身份的语言。举例而言,这样的作家,自尊心也使他不会写出诸如:“你有吃饭吗?我有”这样混血的句子,混血的句子,也是混账的句子。汉语是有文化的语言,因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大家辈出经典汗牛充栋,汉语身份高贵,气象万千,用汉语写作,有点像和大家闺秀谈恋爱,你自身得有些教养,至少得有对于文化的敬重,否则就如同高衙内调戏林娘子,那不是爱情,是对语言耍流氓。对语言的敬重,也是作者内心正道的体现。读穆涛的文字,因为其文字的正道,我就感觉他为人的正派,他在面对语言时的本分谦恭恪守规矩,使得他的文字呈现出一种高贵的气质。
但穆涛并不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他自有一份轻松幽默。有意思的是,他的这种幽默往往还不是出于文字效果的考虑,而是出于他轻松自得云淡风轻的态度:他可以举重若轻,他可以哀而不伤,他可以怨而不怒,他可以乐而不淫。穆涛的风格来自于他性格,文字来自于他的气质,机智幽默却出之于憨诚厚道。因为他总是洞悉人心,所以不免常常幽你一默,机你一锋,但宅心仁厚,所以他常常是仁厚包裹着才智。他说事,总是留有余地,这是他世事洞悉,知道凡事都有因果,而因果不止一端,故不可极端。他说人,也是心存宽恕,这是他人心体谅,知道凡人都有苦衷,而苦衷不可尽悉,故不可究悉。他讽世,更是怨而不怒,这是他意在匡正,知道兴亡都有气数,而气数总有消息,故不可勉强。他热讽你,你心中五味杂陈但脸上却挂得住,因为他从不撕破了说;他冷嘲你,你感到切肤之痛却并不由此积怨种仇,因为他从不抵死了说。让你脸上挂得住,给你生路,这是他的厚道处,这种厚道,体现为文风,就是圣贤气象。
再说简约含蓄。简约含蓄历来是语言的最高境界,它的根源也在人的境界。喋喋不休夸夸其谈哓哓善辩固然不是含蓄简约,但简约含蓄也不是吞吞吐吐闪烁其词,而是言简意赅,要言不烦,不是心中有鬼而是心中有分寸,不是想隐瞒什么而是要折衷什么。这种折衷分寸的根据是:这世界上,有大的原则,却也有小的通融,大处要分明,细处宜模糊,若一味计较到最后,反而没有满盘道理了。东方朔感叹:谈何容易!知道谈何容易,才能做出圣贤文章。
穆涛的文章谋篇布局上也极有特点。他提笔为文,不知何处下笔,又何处不可下笔,如同高明的画家,在一张白纸上,东一笔西一点,毫无心机,让我们莫名其妙,但到了最后,待意义水落石出,竟然万象毕呈,纤毫毕现,处处妥帖,无一笔不在其位,无一点不得要领,令我们喟然而叹。东坡先生说他的文章是“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穆涛的文章,则给我不当行也行,有何不行,不当止就止,无不可止的感觉。这种谋篇布局,已达到不谋不布,篇局自在的神妙境界。盖穆涛撰文,用心不在文章,而在自家心意兴致,本自乘兴而行,兴尽自然可返,彼处既可起兴而行,此地有何歇不得处?文章不是文之彰,文章乃是心之迹,是心灵行迹,心行文显,心息文寂。
穆涛散文,文化深厚却篇幅都不长,大多数只有千把字,我暂谓之“文化小散文”。大者,往往有小算盘,小者,常常具大气象。穆涛的《先前的风气》,虽都是短小篇什,却是有良知的剀切之作,有德性的济世之文,有智慧的觉人之言。盖其真有文化,从而小而深厚,小而广大,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这是为文者的基本立足点和职业良知,今日操持文字者,多少人无此能力,多少人甚至无此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