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寻奇探幽瓷窑沟

2014-8-24 19:40:00  来源:榆林日报  进入论坛

2000 石窟及佛塔上的佛造像

瓷窑沟捡到的瓷片

瓷窑沟大青石古人舂米碾槽

曲径通幽

  出府谷县城,溯黄河岸而东,至“浪湾”,左拐,进一条宽约50米的小石峡,峡中有溪流,沿峡徒步1.5公里,迎面一座高约200米、状若展翅雄鹰的巨石山峰,将石峡一分为二,呈人字状;雄鹰的头部,怪石狰狞,如狮似豹。举头仰望,村庄赫然在山墕,有房屋仿佛建在云端;但当你站到高山往下看时,村庄又分明在沟里;远眺,滔滔黄河奔腾而来,却在距村约十里处,被大山遮没,见其进不见其出。村庄背山近河,在翠绿的大山之中,形成一个“元宝”弯,藏风聚气;山以石为基,石中有清泉,水从各个石滹缝隙中流出,汩汩有声,汇集一处,形成小溪,穿峡而出,融入黄河。这个距离县城东北25公里、黄河北岸1.5公里的村庄,叫瓷窑沟,属海则庙。村隐在大山中,转个峁儿便看不见。山是石头山,石山土盖头。

  陕北最大的一处磁州窑系瓷窑遗址

  瓷窑沟居住张、韩、苏等大姓,看来是先有了瓷窑,慢慢才有民定居,是时瓷窑沟的地名已闻名遐迩。走进瓷窑沟,不论荒地熟地,随处可看到老瓷片。遗址在哪里呢?我原以为遗址大概就是一两处窑口,不料从黄河岸到瓷窑沟1.5公里,沟里两旁及山腰到处是遗址,长度跨越1公里多的范围,窑口多达200余个。闻此,我立马想到,宋元时期北方窑炉一般比较小,高度仅一米多,用单件匣缽堆垛,每柱最多放20多个匣缽。我意识到,此处可能是宋窑遗址。顺沿草丛中小路走,顺路捡到几十片瓷片、碗足和几个制作器物的模具。熟识此处的赵宝峰赵老指着一个草台说,那年生产队平整土地,把刨出的一批瓷器生产模具、工具全填埋在那下面了。我只管捡瓷片,一会积累了一大堆。从器形看,有碗、盆、钵、盘、瓶、罐、盏等;从釉面看,有茶叶末、酱色、黑色、白釉、黄白釉、清白釉、橘黄釉,也有纯白纯黑青黄单色釉面的;可喜的是,我捡到数十片带花纹的瓷片,有白地黑花、白地红花,有的黑地绘铁锈红花纹,有白地铁锈红的,也有黄地白花的。花纹所绘则大部分为梅兰竹菊,或叶片,或折枝,是工匠率意为之,或三笔两笔,或用笔侧锋涂之,状若狗舌,古拙自然,其中一块白瓷上文着一个红色的字,笔道洒脱;花纹则有在外圈绘的,有在内圈绘的,有在碗内足绘的,有在檐口下绘的,不一而足;工匠们以彩代墨,借坯当纸,用笔娴熟,几笔下去,盎然成趣。我被这漫山遍野的精美古瓷片所吸引,所陶醉。

  捡到的瓷片从碗足看,有的一釉到底,有的施釉不到底;有的胎厚质白,圈足切削,棱角分明;其中有2枚大型碗足,胎厚约2厘米多,白胎黑釉,铁锈红文布其上,釉光莹润,触之如玉,我由衷赞叹古人那高超的技艺!有只小盏,内外皆绘铁锈红花纹,黑红相间,实在养眼。突然想起不知谁人曾形容古瓷“鲜明艳似美人霁,热烈真如火焰红”的诗句来。

  如此巨大的一处瓷窑遗址,其生产年代到底为何朝何代?其规模真的像赵老介绍的那么玄乎?未能去看看沟里的遗址情况,有憾。还有,当地群众说前沟石畔上有一种“碗药”,当你胃痛或者吐酸水时,扣一小块放嘴里嚼,咽下去,疼痛立止。“碗药”又是种什么东西?因此我非常想再去瓷窑沟探探究竟。

  仲夏,由“浪湾”下车,徒步入沟,三伏天气,骄阳似火。沟槽底被野生的杨柳罩得黑压压的,虽看不见河底,却闻流水潺潺。徒步1公里多,向山坡进发。据说,1972年在南梁畔率人平整土地时,平出一窝(窑)子瓷碗子,完整的就有200多个。在上世纪90年代,村民王柱小在前阴湾劳动时也掘出一个古瓷窑,内有10大10小共20个碗。咦,怎么能整窑整窑地出土呢?联想到我那天采集的几只半成品碗,很脆,像在窑火烧到一半时突然熄灭,没烧熟似的。此时我脑海闪出一个判断:瓷窑沟整个瓷厂毁于战乱,而且是在一夜之间!府谷地处秦晋蒙三角地带,历史上地处边陲,战争频发。瓷窑沟盛产瓷器,水路交通方便,当时村中非常富裕,民间有“瓷窑沟的银子整船船搬”的说法。或一日,外敌入侵,枪杀掳掠,探马飞报“风紧”,窑工们唿哨一声,分头逃命,从此一去再没有返回,于是出现了整窑的瓷器未及挖出和出土整窑半成品的现象。但这仅仅是我的推测。

  爬到上面叫南梁畔那道梁,危乎高哉!又有一道崖畔,过一个小渠时,在一个塌下土的峁弯处发现了一处遗址,几丈方圆都是灰、瓷片。几个都手无寸铁,用瓷片当工具挖,希望能有新发现,结果还是瓷片、石头、灰。于是分析,这应该是倒出来的废渣,窑口可能在距此不远的上面。于是再向前沟走去,就在路旁之左,又碰到两处遗址,也仅仅捡了些瓷片。但也证明当年瓷窑的确密布在约1公里多长的沟槽和两旁山坡上。那时,瓷窑重重倚山开,舟帆日日黄河来,那才真叫壮观呢!

  对面半山腰像有人开辟过,石场的人说,那个地方就产“碗药”,是一种质地纯白极其珍贵的釉矿,是瓷器的釉面原料。旧时,山西的一些瓷窑,陕西榆林、延安、波罗的一些瓷窑,都用船或骡马来此拉釉面原料,现在,榆林“老榆林酒”瓷瓶用的就是这里的釉面原料,每年都来买几十吨釉矿石。是啊,瓷窑沟有丰富的高岭土,又有含有氢氧化铝成分的釉矿,山上有树,沟里有煤,渠里有水,地下有铝、铁、煤矸石等矿产资源,北连蒙古,东渡为晋,上可达包头,下可至碛口,资源丰富,水陆两通,怪不得历史上在这里出了一个特大瓷窑生产地。

  这处瓷窑遗址究竟是何年代的呢?史书无载,当代也无专家来此考察定论。以我对瓷片的反复研究考证,认为瓷窑沟遗址是宋金元时期的。依据是:从碗足看,有“唐饼宋圆元乳丁”之说,意即唐代的圈足如饼状,我捡到的碗足没有饼状的,排除唐;宋时的圈足呈圆形,我捡的瓷片多数符合宋碗圈足的特征,说明瓷窑沟最晚在宋时就开始烧瓷了;元代圈足的特征是圆形底中间有小乳头,我捡的有2个圈足底下有之,证明元代瓷窑沟还在生产瓷器。再从花纹装饰看,白地黑花是宋元时期北方磁州窑系广为流行的一种装饰,我捡的瓷片大部分是白底黑花,足见瓷窑沟的瓷器属于宋元时北方磁州窑系,其遗址为磁州窑系的一处重要遗址!至于瓷窑沟产瓷历史究竟止于何时,我以为毁于元末。元末府谷一带被元军侵扰,百姓“十亡八九”“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瓷窑沟一带人烟绝迹,窑毁。但究竟如何,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瓷窑沟遗址有着重大保护、开发、研究价值,如能建一古陶瓷博物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古朴典雅的张家大院

  从海则庙走山路5公里就到瓷窑沟,墕口一过,扑面而来的便是清代民居建筑群张家大院,古朴、典雅、大气。旧时富贵人家建窑房必选风水宝地,且易守,又遇兵匪贼寇抢掠时能及时遁逃。张家大院是将全村最高的一座山梁,从梁顶齐齐截面而下,呈簸箕状,背山临壑,居高临下,左近河道,右通山墕,远眺黄河,水不外流;且在大院背后暗藏地洞,遇危急可穿山而遁。建筑群呈长方形状,面积300多平方米。其时有弟兄4人,遂按4个单元进行设计建构,分前院、后院、外院、下院。仔细观察被称作“外院”的建筑:主房在5个台阶之上,坐北向南,门朝南开,这是有违民间建筑坐“字”讲究的啊,是何缘故呢?正面中间一孔枕头形窑洞,威武、高大,正门窗左右两旁带有拱形耳窗,屋里骡抬大轿可以打转;枕头窑两旁并排各有两孔石窑,低于中窑,缩进2尺,使这大窑洞更加“凸”显。建筑为砖石结构,中窑额头嵌镶大型砖匾,上刻“世系清河”四字,向世人宣示着张氏的根源及得姓郡望。传黄帝第五子挥,夜观流星得悟,削竹为矢,制皮为弦,乃制弓箭,官封弓正,赐姓为张,封邑清河。汉文帝时,张良孙张典任清河太守,封郡公,子默孙全,三世承袭。瓷窑沟张氏,正是从河北清河迁陕西洛川,明永乐年间实行移民政策,张氏一世祖君治公奉召从洛川迁移府谷。“世系清河”,既不忘祖,又示家世。窑檐头下镶嵌着一排砖雕图案,有象鼻、鹅嘴、二龙戏珠、琴棋书画、犀牛望月、莲花倒垂、寿字浮雕等,雕工精湛。正窑五个台阶以下,有左右厢房各2间,棂子门,杏木炕栏,仰城布顶,东厢房锁着,透过窗格看见里边摆放着一张古老条案。正在观看,张老风尘仆仆荷锄而归,把我们让进枕头窑,打开西瓜为我们解渴。室内真的挺大,最显眼的是一只六八立柜,八尺高六尺宽,严丝合缝,正面描绘开光“回荆州”人物故事画,惟妙惟肖,桐油覆面,2只宝瓶式铜铺首倒垂,虽经上百年风尘洗刷,光泽如新;立柜上搁着一只炕头石狮,主人张拴狮先生说这只石狮是小时候拴他的,因此他名就叫“拴狮”,这只狮子陪伴他75年了,是他人生的一部分。

  从庄院入口处开始参观。庄院入口到出口,分别有一座两丈多高的拱形大洞门,呈东西走向,远看恍若城门洞一般威武,这就巧妙地将主宅坐北面南涵隐,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两洞门上额分别镶嵌着“南基”“北益”四个砖雕大字。何谓南基、北益?古人把广大中原地区的人称为南人,而将长城外大漠草原称为北地。清中叶“开边”以后,张家张有启等四兄弟于清道、咸年间走西口到内蒙古河套一带,租种蒙人的土地逐步积累资金直到租良田万顷,仅准格尔“黑界地”一带张家就有长60华里宽16华里的租种地,租期为100年,后又开办了碾坊、磨坊、油坊、酒坊、皮坊、旅馆、客栈,和蒙人做生意,自家有150头骆驼的运输大队,生意一直做到乌兰巴托、蒙俄边界,在包头、乌特拉前旗、五原等地创办了“广生西”“广圣西”“广生玉”“广生祥”等商行字号,集农工商于一体,富甲一方,但在本村却没有一垧土地。他们在北地获益,在故土修建庄园,因为根基在此,故题额曰:北益,南基。

  张家大院中处处体现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进了“南基”洞门后,再进前院如意门,也是坐西向东,门上砖雕倒垂莲,额上镶匾额为“九世遗模”。据《旧唐书》载,唐时郓州有九代同居者,上下和睦,唐高宗闻后龙颜大悦,亲书“百忍义门”匾以示褒奖。此为“九世遗模”之典出。如意门进去有2丈多长一走廊,向右,5个石台阶之上又一座大门,砖木结构,莲花倒垂,高大气派,称为“垂花门”,外观像一座牌楼,双层式结构,就像俗语讲的“双把门”,第一层门上挂匾额为“都阃府”,第二层匾额为“耕读第”。都阃者,统兵在外将帅之谓也。有清一代,都阃为正四品武官的别称。这显然是一座府邸。都阃府门前正对面,有一照壁,高丈余,中间“福”字,四围蝙蝠浮雕,上有缠枝莲、寿字砖雕,四兽首上有瓦檐头,福字两旁原有砖雕联云:家声传汉代三杰首推韩旧相,学业溯关中两铭先仰宋名儒。上联说汉代张良便是祖宗,下联说宋代张载也是名儒;此联用典,既可励志后人,又兼炫耀家世,妙。府邸大门进去后,回首仰看,大门里额头上金光闪闪,原来上面悬挂“翰院齐名”金匾。晚清时张氏十五世孙张汉臣、张汉卿、张汉俊弟兄仨,汉臣汉卿同时去西安求学,同时考取翰林功名,故翰林院特赠“翰林齐名”匾以示彰显,二人考取后皆返乡料理家业,未从政。张拴狮先生说,老二张汉卿正是他的爷爷。老三汉俊后考入清华大学,才华出众,未毕业就有内蒙古五原县聘其当县长,后绥远府马都督聘其当助手,皆因家人反对从政,未去上任。府邸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台阶上正面为歇山式五脊六兽结构大厅屋,四出飞檐,六兽皆为五尾含丹兽。明清时代,一般民用建筑上的兽头是闭口兽,正四品以上建筑物允许是双尾张口兽,张家大院建筑群共计有48个兽头,不仅张口,且是五尾含丹,顶梁上的瓦也与众不同,不是半瓦,而是桶瓦,此种建筑规格,远远高于北京的四合院,仅次于皇宫,为余平生所仅见。厅屋上挂匾额“儒林重望”,正对大门。两厢房各4间,也是歇山式结构。歇山式大厅屋两侧都留有一米宽的人行通道,通往后院,男左女右,各走各的。还有一奇,这个歇山式大厅同时是一个过厅,中梁隔断墙壁上留有过门,平时两边大立柜堵住不使走行,遇过红白喜事,立柜移开,便成了过厅,前后院大通,设计奇巧。特别是此过厅中梁横隔,一分为二,又自然形成后院的倒座房。后院也是个四合院,也都是歇山式结构,同前院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正厅房石台阶上接出外檐2米多,双柱撑起,形成走廊,高廊伟柱,缠枝莲木雕镶嵌于柱,厅房四柱砖雕掏空成灯笼形,内镶浮雕松竹鹤鹿,古朴、庄重、精美。你若站在山梁往下看,前后两院正好形成“日”字结构,象征着如日中天。两院两侧各建厢房,其前沿不超正房山墙,厢房是后辈们的居室,男女、长幼、尊卑秩序井然,符合长尊幼卑之传统。后院在建国初被收归公后,曾设府谷县第五乡政府,1954年至1999年改为瓷窑沟完全小学,一度办过初中,故保存较为完整。庄院最外一栋建筑,称为“围坊”,围坊大门进去,依次是马厩、磨坊、3间大粮库、长工宿舍、炭房,上七级台阶,左为厨房3间,右小门进去为小厨房,相当于现在领导人的小灶。右墙有小门,下六级台阶,便是后院。张家大院有洞门、大门、如意门、二门、偏门、通道、过厅、月亮门,虽庭院深深,但曲径通幽,四处可达。此种奇妙的清代民居建筑,目前国内保留甚少,张家大院是后人研究清代民居建筑非常珍贵的实物遗存。

  北魏石窟与古人遗迹

  在瓷窑沟临沟的山凹里,踩石阶,下一斜坡,有石崖,高数丈,依山凿一石洞,洞口高8尺,宽4尺,洞门有联云:五尊金像龙吟虎啸出天堂,九品莲台狮吼象鸣登法座。入内,赫赫然,原来是一大型石窟。窟内长3丈,宽2丈,高1.5丈。环内三围凿有1米高1米宽平台,截面有浮雕,或九品莲花,或龙虎狮象。正台端坐佛教之五方佛,左右台座列48尊菩萨;窟顶隐隐约约似凿有太极八卦浮雕;整体给人以庄重、威严之感。此窟开凿于何年代?据说窟外原悬挂着一口大铁钟,钟身铸有文字,应有记载,不幸已毁,无以考。现洞外矗立一尊七级八棱佛塔,底座为石雕莲花台,高丈许,每级都有八面开光佛龛,内刻高浮雕佛像,莲瓣形背光下,诸佛头戴圆顶毡帽,大耳,身穿敞衣,围脖下垂于胸,跏趺于莲花台上,表情深邃大度,与唐以后石佛造像有明显区别。余观此佛龛雕像,脑海浮现云冈石窟,此石雕,此佛像,应属北魏时期凿造。

  石窟左约200米处有悬崖,其崖突兀,形成宽丈许、深5丈的一个小石峡。峭壁上有尼姑庵,临空而建,上为断石,猿猱难逾,石峡之间有盖桥,设有机关,尼姑过桥后,即将盖桥收起,宛若古代城郭间吊桥;向下,临深渊,有软云梯可上下,尼姑上去后随之也将软梯收起,故此处又名石梯子山。传说一个天高月黑夜,尼姑忘收云梯,贼盗入庵抢掠,尼姑遇害,盗贼一把火将尼姑庵烧为灰烬。悬崖上原有悬棺,棺材不知何木,经数百年风雨依旧如新,棺木铁链缀吊,高悬檐下,上世纪50年代,被村里一个苏姓村民砸断铁链、运出棺木,换米吃了,悬棺遂毁。现在停放悬棺的石檐、石台、垒石尚在。据说过去这座悬崖上曾有4处悬棺,未考此地何时竟有如此丧葬风俗。

  石窟前右上方有道教“云龙观”,观为四合院,占地约2亩,主敬“三官”,也叫三官庙,庙顶阁楼,东钟西鼓,灰砖、红柱、琉璃瓦。虽为近年重修,却颇为壮观。观内最奇特者有二:其一是千年大槐树。现年60岁以上村民都曾见过,大槐树粗硕,树枝覆盖整个观院,树干直径达一丈,树皮一尺多厚,四人仅能抱住一半,中空,当年树洞里有个驴圈,安放驴槽,饲养着一头毛驴。文革时,嗜酒如命的看庙懒和尚韩五毛眼,经年累月,一斧头一斧头转圈砍伐,当柴烧了,可惜“槐树王”化为袅袅青烟随风而去。近年重修道观时,根据村民记忆,又在原槐树处仿照原树样仿造一株,但树洞内不再喂养毛驴,而是饲养了一只梅花鹿,聊慰村人对老槐树的念想。其二是钟楼上悬挂着的那口生铁大钟,重999斤,上铸有字,明正德七年造,距今已逾五百余年;钟顶穿绳索处铸一猴头,活灵活现。因为钟吊得高,字又碎,没考证上面所铸内容,有点遗憾。此钟之所以完好无损,因村中居住分散,大集体时社员劳动出工、开会,皆以鸣钟为号,故得以保存至今。

  石窟正上方,生长着4株香柏。有约600余年树龄,鳞叶揉碎,芳香扑鼻。退休老干部韩顺荣指着树说:1952年,村中韩姓木匠买了靠下边那株,准备割成棺木卖钱,砍时,觉得肚子痛,中午回家正休息,山沟里窜上来一只野狼,径奔韩家大门外,将正在墙外玩耍刚9岁的木匠次子韩八小叼走,伤害了。村人迷信,跌倒遇茬,除木匠罢手不再敢砍伐外,从此也再没人敢打4株柏树的主意;你看,那株虽倾斜欲倒,但存活至今的就是被韩木匠砍过的。上院外山崖底下,还有一株老槐树,两人合抱,虬枝弯曲,遮天蔽日,树龄约200年以上,亦属难得。余观此树,口占一绝云:根植山崖逾百载,何羡榆柏皆成才。风热雨冷等闲度,岁岁春来花自开。

  在山里有几处新石器时古人舂米的碾槽遗址,距村约3里路。半山腰,一块一丈多长的不规则的巨石上,古人凿出长1米许,宽8寸,深1尺,呈月牙形状的石槽,距槽2尺处有轴心,木棍上安上碓子,手把着可在碾槽来回滚动。碾槽里汪满了雨水。黄河,在孕育了五千年灿烂华夏文明的同时,也给瓷窑沟留下了浑厚神奇的历史足迹。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