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编者按
近10 年来,我市520 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全市12 个县区的460 多个园区、基地、企业、村及专业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村科技创业项目,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 .1 亿元,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广大农民的好评。
本报即日起开设“科技特派员在行动”专栏,努力宣传展示我市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创业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取得的新成效,营造有利于开展创业工作的社会氛围,促进科技要素带动资金、人才、信息、管理等其他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为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新品种蔬果挂满枝头,累累果实让人垂涎……走在定边县白泥井镇的海子梁村,人们很难相信正身处毛乌素沙漠当中,这不仅仅是广大农民的杰作,还融进了常年深入农村的全市科技特派员们的心血和汗水,他们将科技的甘露洒向千家万户,使原本增长缓慢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近几年大幅度提高,农民戏称自己家里来了“活财神”。
2006年5 月,我市借鉴福建南平和宁夏的经验,启动振兴“三农”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试点工作,在市、县农业、科技单位选派20名科技特派员,下派到榆阳和靖边两个试点县区开展创业试点工作。2007年9 月,在全市又选派107 名科技特派员,下派到12个县区的107 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开展科技创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下派科技特派员520 名,其中市派168 名(包括专家特派员25名,创业特派员37名,团队特派员6 名,个人特派员100 名),县派352 名,服务范围涉及全市12个县区117 个乡镇近460 多个园区、基地、企业、村及专业合作社。几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组织实施农村科技创业项目737项,引进示范推广新品种331 个、新技术223 项,建立示范样板16.33万亩,建立试验示范点177 个,建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示范基地256 个。科技特派员以技术入股、有偿服务、无偿服务等形式创办、领办、协办各种经济利益共同体达173 个,建立专家大院28个,举办专题技术培训会840 余场次,印发宣传技术资料75.6 万份,培训农民17.3 万多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1 亿元,创业区农民人均增收达800 —2700元,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创办经济实体促增收
在服务“三农”的同时,科技特派员还注重经济实体的建设,与农民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技术、资金、管理等多种生产要素直接与农民结合,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闯市场,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激发了科技人员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民和科技特派员互利双赢。特派员们创办的科技服务实体成为引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排头兵,极大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目前,我市各类经济利益共同体达到173 个,2597名农民直接参与,实现经济收益3167万元,其中科技特派员收入794 万元,实现了与农民互利双赢。榆阳区科技特派员曹源在寺伙沟采取“合作社+ 农户”的创业模式,使该村走出一条“以点带面、规模建设、利益驱动、滚动发展、逐步壮大”的“四季农业”新格局,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 多元。定边县创业特派员陈学军,创办定边县宏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脱毒种薯2000亩,生产优良种薯6000余吨,公司年产值500 万元,经济效益200 万元,带动20个专业合作社1200户农民,发展订单马铃薯基地2 万亩,为周边农民群众提供5万亩马铃薯优良品种,取得经济效益2100万元。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步
农民增收,最缺的是技术,要使农民的口袋“富”起来,首先得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为此,科技特派员们深入农村后,甘当“二传手”,以不同的形式给农民传授新技术。
科技特派员常年活动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始终遵循“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把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水平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通过集中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深入到乡村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自己的职责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知识与智慧。
米脂县科技特派员高治斌,在农忙季节,采取入户面授、下田示范、电话服务等形式,累计为1 万多户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榆阳区科技特派员张连虎,组织科技示范户、合作社代表,先后到山东、宁夏和金沙湾、寺伙沟观摩学习设施草莓、葡萄、樱桃的栽培技术及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三次到泾阳学习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通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和集中培训,聆听了专家们的精细讲解,学习了先进种植经验;累计举办集中培训班13场次,培训农民900 多人次,免费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带领12名种植大户到银川观摩学习设施葡萄栽培技术,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培训,增强了种植户的科技意识,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素质。
区域特色促发展
几年来,全市520 名科技特派员按照“上联院所、下联农户、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要求,累计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291项,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256 个,业务涉及种植、林业、畜牧、水产等产业领域,直接服务面积16.33万亩,带动辐射面积47.6 亩,增产幅度达20% —40% ,增加猪羊出栏率30% 以上,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1 亿元,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发展壮大。
横山县科技特派员郝哲,先后引进、筛选出适宜当地设施条件生产的黄瓜、番茄、甜瓜等棚室瓜菜新品种30余个,配套推广工厂化育苗、嫁接栽培、无土栽培等农业新技术10余项,有效解决了品种老化和技术落后等问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靖边科技特派员高立荣,培育出国内第一个荞麦杂交种榆荞4 号,填补了我国无荞麦杂交种的空白,并在靖边、定边推广种植5 万亩,免费为周边群众提供种子和技术,促进区域荞麦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能上能下严管理
我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工程启动以来,为了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考核,调动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扎根一线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科技特派员管理方面,市科技局及各县区均制定科技特派员动态管理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签订合同、定期汇报、考核制度和能者上、弱者下的管理模式,对在聘期内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对象不满意、年度考核评定为“不称职”的科技特派员予以解聘。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